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髋臼成形术穿刺部位的解剖学研究
【6h】

经皮髋臼成形术穿刺部位的解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2 测量方法

3 验证经皮髋臼成形术

4 统计学处理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大转子顶点到A、B、C距离

2 髋臼后壁厚度

3 经髋臼成形术进针点

4 验证经皮髋臼成形术

讨论

1 直立位时髋臼所承受的力及应力传导的方向

2 髋臼区的神经血管的位置关系

3 髋臼后象上限A’、B’、C’穿刺点的确定

4 髋臼上缘A’、B’、C’各穿刺点的深度

5 经皮髋臼成形术治疗髋臼转移瘤的作用机制及评价指标

6PA术在治疗髋臼转移瘤的临床现状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髋臼转移瘤骨水泥成型及治疗探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经皮髋臼成形术治疗髋臼转移瘤患者手术入路的最佳穿刺点、深度。
  方法:选用30具经防腐固定处理的成人去肌肉骨盆髋关节标本和2具完整成人尸体标本。以髋臼中点为O点,过髂前上棘和O点作一条直线,再作一条过O点且垂直于该直线的直线,2条直线分别与髋臼上缘交于A、B点,并把髋臼分为4个象限。∠AOB的角平分线与髋臼边缘交于C点。设髋臼顶点为0时,测量大转子顶点所在水平面与A、B、C各点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及A、B、C3点在髋臼边缘外10mm相对应 A’、B’、C’3点处的髋臼后壁厚度。根据测量的数据得出最佳穿刺点和深度,对2具完整尸体标本行髋臼穿刺操作并灌注骨水泥验证。
  结果:A’点位于大转子顶点上方31.6~38.4mm,男性平均34.9mm,女性平均34.2mm;B’点位于与A’点相同距离的10-11点钟位置;C’点位于转子顶点上方33.8~42.5mm,男性平均距离36.7mm,女性35.5mm的0点钟位置。A’、B’、C’对应的体表投影点即为穿刺部位。其穿刺深度分别为6.7~8.4mm、17.7~20.4mm、14.7~17.9mm,平均深度约分别为7.5、18.5、16.5mm。经验证髋臼成形术最佳进针点结果成立。
  结论:A’、B’、C’3点的体表投影点均是行髋臼成形术的穿刺点,3个穿刺点可以较短距离到达髋臼后上象限的肿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