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替罗非班治疗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6h】

替罗非班治疗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两组患者终点指标比较

3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

4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血小板变化

5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

6 两组患者出血发生比较

讨论

1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

2 替罗非班在NSTE-ACS中的应用

3 低分子肝素在NSTE-ACS中的应用

4 替罗非班对NSTE-ACS患者终点指标的影响

5 抗凝治疗对NSTE-ACS血红蛋白的影响

6 替罗非班对NSTE-ACS血小板的影响

7 替罗非班对NSTE-ACS患者APTT及出血的影响

8 总结

9 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住我院中高危NSTE-ACS患者238例。将2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21例,予以三联疗法;观察组117例,在三联抗栓基础上加用中剂量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4天、8天、30天、60天死亡、再发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等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监测两组患者给药前、给药4、12、24、48、72小时后血红蛋白、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给药后4天、8天的出血事件发生率。
  结果:有效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可降低4天、8天、30天、60天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指标:⑴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血红蛋白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血红蛋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无论三联疗法还是联用替罗非班两种治疗方案均对血红蛋白有影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⑵两组患者在给药后均出现血小板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小板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⑶两组患者给药后组内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PTT在给药后4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48小时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替罗非班虽可延长 APTT,停用替罗非班后作用迅速消失。两组检测值均未超过正常值1倍,但在安全范围内。⑷两组患者4天轻度出血发生率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增加中度及重度出血的发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天两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中高危NSTE-ACS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