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h】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病例选择标准

3 内容

4 方法

4 治疗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不同民族的基线分析

2 ET患者基因突变情况

3 不同民族间基因突变的比较

4 JAK2、CALR及MPL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5 血栓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1 ET患者的基线分析

2 ET患者基因突变情况及其在不同民族间的关系

3 JAK2、CALR及MPL基因突变对临床表现的影响

4 血栓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5 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的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患者JAK2、CALR和MPL基因突变率、不同民族(汉、维和哈族)基因突变率以及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ET患者血栓(Thrombus,TH)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53例ET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录入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种族、有无出血、血栓、肝脾肿大、血小板(Platelet,PL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G)、JAK2、CALR和MPL基因突变情况,以及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对上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ET患者中,JAK2基因突变率是52.57%, CALR基因突变率是7.51%,MPL基因突变率是4.35% ,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汉族JAK2基因突变率是55.81%、CALR基因突变率是6.4%、MPL基因突变率是4.07%,维吾尔族JAK2、CALR及MPL基因率分别为44.44%、12.96%、3.7%,在哈萨克族人群中,突变率分别为48.15%、3.7%、7.41%,各民族中,基因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JAK2阳性组与JAK2阴性组的年龄、血栓形成情况、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有统计学差别(P<0.05);CALR阳性组与CALR阴性组的白细胞计数有统计学差别(P<0.05);MPL阳性组与MPL阴性组的脾大情况、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有统计学差别(P<0.05)。ET患者血栓发生率为26.62%,以动脉血栓为主,年龄≥60岁、有冠心病病史和JAK2阳性的ET患者更易形成血栓(P<0.05)。结论:ET患者中,JAK2基因突变率较高;JAK2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白细胞增高较明显,且更易出现血栓;MPL阳性患者血小板升高较明显。此外,年龄≥60岁、有冠心病史的ET患者也更易形成血栓。

著录项

  • 作者

    黄雅丽;

  •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血液病)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郝建萍;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患者; 相关基因; 表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