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枣实蝇防治技术研究
【6h】

枣实蝇防治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授权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枣实蝇在吐鲁番地区的发现及潜在威胁

1.1.1 吐鲁番地区枣产业发展简史

1.1.2 枣实蝇在吐鲁番地区的发现及鉴定

1.1.3 枣实蝇对吐鲁番地区枣产业造成的损失及其潜在威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实蝇类害虫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枣实蝇国外研究现状

1.2.3 枣实蝇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背景和思路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化学防治对枣实蝇的控制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地点

2.1.2 实验材料

2.1.3 室内试验

2.1.4 大田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室内试验

2.2.2 大田防治

2.3 小结

第3章 农业措施对枣实蝇的控制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浸水时间对蛹羽化率的影响

3.2.2 冷冻时间对枣实蝇蛹羽化率的影响

3.2.3 不同姿势蛹的羽化率

3.2.4 不同埋放深度对越冬蛹羽化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断枣措施在枣实蝇灾害控制中的应用

4.1 断枣措施

4.1.1 清除虫果

4.1.2 挖除枣树

4.1.3 嫁接改造

4.1.4 落花落果

4.22007-2010年吐鲁番地区枣实蝇发生情况对比

4.2.12007年发生及危害情况

4.2.22008年发生及危害情况

4.2.32009年发生及危害情况

4.2.42010年发生及危害情况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不同深度蛹的羽化率

5.1.2 毒水处理后蛹的羽化率

5.1.3 覆膜处理后蛹的羽化率

5.1.4 毒土处理后蛹的羽化率

5.1.5 不同浸水时间蛹的羽化率

5.1.6 不同冷冻时间蛹的羽化率

5.1.7 不同姿势蛹的羽化率

5.1.8 树冠喷药对成虫的防效

5.1.9 断枣措施对枣实蝇灾害的控制作用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是枣树重大检疫性害虫,200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为了总结有效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指导防控工作实践,保障吐鲁番地区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开展了枣实蝇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室内外几种防治处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覆膜处理防治效果较好,枣园越冬代成虫数量明显降低,但要求地膜完整覆盖,因而在生产中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毒土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仍旧有许多蛹能够羽化。不同深度枣实蝇越冬代蛹的羽化率不同,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枣实蝇蛹的羽化率降低。在针对枣实蝇第一代(越冬代)进行化学防治时,最佳时期为6月中旬,此时为枣实蝇越冬代的羽化高峰期,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可以防治枣实蝇大部分的成虫。另外在开春或建园时可以选择在枣园中覆盖地膜,或者用毒水灌溉的处理方法,都能对枣实蝇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
   2、不同浸泡处理时间对枣实蝇越冬蛹羽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而在常温下不同浸水时间对枣实蝇蛹羽化率无多大影响,无法通过灌水达到灭蛹的目的;零下10℃的低温对枣实蝇蛹没有致死作用,因而吐鲁番地区冬季的低温难以冻死枣实蝇越冬蛹;不同姿势的蛹的羽化率差别不大,因而通过翻土改变蛹在土壤中的姿势对越冬蛹羽化率无显著的影响;蛹在土壤中的不同埋放深度对越冬蛹羽化率有显著的影响,埋土越深,蛹的羽化率越低,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田间进行中耕杀死部分蛹。
   3、通过对2007年-2010年枣实蝇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的对比分析,表明枣实蝇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主要得益于“断枣”措施的实施。以断枣措施为基础,农业措施为辅助,抓住防治适期,开展枣实蝇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遏制了枣实蝇的发生,对促进吐鲁番地区红枣产业的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