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生境与栽培密度对小甘菊生长发育与观赏价值的影响
【6h】

不同生境与栽培密度对小甘菊生长发育与观赏价值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短命植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新疆短命植物分布格局

1.3 短命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4 短命植物的作用与价值

1.5 小甘菊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不同环境条件对小甘菊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栽培密度下的小甘菊的观赏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小甘菊为早春开花具有观赏价值的短命植物。本文以新疆小甘菊(Cancrinia discoidea(Ledeb.)Poljak)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自然生境条件与栽培条件下的小甘菊各生长期的植株以及土壤各指标进行监测,掌握小甘菊各生长时期的植株生长发育及土壤水分动态;通过进行不同密度的播种并监测其各个生长阶段生长指标,在盛花期对其观赏特性进行评价,找寻小甘菊合理的栽培密度,得出结论如下:
  (1)通过对自然生长生境(雅山)、城市园林绿地(人民公园)和试验农场(三坪农场)三个不同生境下小甘菊的土壤条件进行研究发现,三研究区10-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小甘菊生长时间的推进逐渐减少,且人民公园的土壤水分条件较好,三坪的土壤养分条件较好。
  (2)根据对小甘菊的物候观测发现,小甘菊在3月下旬开始萌发展叶,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花蕾,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其花期,接着进入结种期,并在7月上旬干枯死亡,其花期可达40天,其中人民公园物候期较其他两研究区早5-6天。
  (3)通过对各研究区小甘菊各生长阶段主根长、根总长、株高、冠幅及干物质质量进行测定发现,雅山主根长最长,人民公园的根总长值、株高、冠幅及干物质积累量均为最大。
  (4)通过设置株行距为5×5cm(密度一),10×10cm(密度二),15×15cm(密度三)及20×20cm(密度四)四个梯度的栽培密度,研究栽培密度对小甘菊生长的影响发现,栽培密度对小甘菊的株高影响不显著,密度一的株高略低于其它处理;不同密度处理下在生殖生长期对冠幅的影响较显著,密度二、三的植株冠幅较大;不同栽培密度对开花量影响较显著,栽培密度越大花量越少;密度处理对花期天数影响不显著。
  (5)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栽培密度下的小甘菊观赏性评价发现,在株行距为10×10cm的栽培密度下其综合观赏价值最高,在该密度下小甘菊的生长状况、花序美感及观赏价值最好,并且与理想值的关联度最高,说明在该栽培密度下小甘菊可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