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安全的未利用地转型研究——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
【6h】

基于生态安全的未利用地转型研究——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3章 巴州概况

3.1 巴州地理位置

3.2 巴州自然条件概况

3.3 巴州社会经济概况

第4章 巴州未利用地的地类构成及变化状况

4.1 巴州未利用地构成

4.2 巴州未利用地转型的基本情况

4.3 巴州未利用地转型的动态变化

4.4 巴州未利用地转型的空间分布变化

4.5 巴州未利用地的转型方向及其因素分析

第5章 巴州未利用地转型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5.2 影响评价指标因子的模型构建

5.3 结果分析

第6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未利用地转型的结构优化

6.1 未利用地转型的优化原则

6.2 基于生态安全的未利用地转型优化设计

6.3 优化可行性分析

第7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未利用地转型的合理措施

7.1 未利用地向农用地方向转换的合理措施

7.2 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方向转换的合理措施

7.3 未利用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补偿

7.4 合理开发未利用地资源确保地域生态安全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在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的今天,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效益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安全的影响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地域虽然辽阔,但人均耕地资源短缺,未利用地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为解决这一人地矛盾的主要方式。然而,未利用地在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效益和是否具备更高的生态适应性与区域生态平衡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处理这一关系成为未利用地转型的关键所在。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巴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中心,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面积较大,较易开发的湿地、荒草地、林地等土地较多,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生产生活需要,巴州地区未利用土地开发和转型压力开始增大。由于缺乏规划、监管不力等因素,未利用地转型呈现自由、无序状态,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土地沙化、湿地减少、河流污染等影响生态安全的问题时有发生。巴州为合理规划未利用土地资源,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进行调控治理,取得一定效果,然而土地转型的结构不够优化、对生态安全考虑不够周全等外部因素仍旧存在。本文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以优化生态布局、提升未利用地转型适宜性为导向,通过对巴州未利用地转型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研究分析,设计最优未利用地转型结构,为我国西部地区在沙化逐渐加重、可利用土地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实现未利用地合理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运用土地利用综合效应评价方法对巴州未利用地内部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基于评价结果对未利用地土地转型结构进行优化分析,打造更加适宜巴州地区特点的土地转型格局,为今后未利用地转型过程中做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态安全不断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