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维、汉两民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易感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
【6h】

新疆维、汉两民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易感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IRF6基因多态性分析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 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Hardy-Weinberg检测吻合度

2. 三个位点基因分型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NSCL/P患病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 统计方法

结果

1. NSCL/P与环境暴露、基因多态性及交互作用的Logistic 回归分析变量赋值

2. NSCL/P与环境暴露、基因多态性及交互作用的单因素分析

3.NSCL/P与环境暴露、基因多态性及交互作用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Discussion)

结论

参考文献

干扰素调节因子-6基因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

附录

致谢

作 者 简 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干扰素调节因子6基因三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NSCL/P患病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对新疆维吾尔族、汉族NSCL/P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100例NSCL/P患者作为NSCL/P组(维吾尔族50例,汉族50例),对照组100例(维吾尔族50例,汉族5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来检测IRF6基因态性;Pearsonχ2检验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同时分析IRF6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以及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内和两民族间频率分布的差异性;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对NSCL/P组和对照组进行非条件Logistic模型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评估其家族史、生物学因素和社会人口学因素等变量对NSCL/P的影响。
  结果:1.在对IRF6基因多态性研究后发现,IRF6基因rs2235371、rs2235375和rs2013162三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WE(P>0.05),在NSCL/P组和对照组中,rs2235371位点等位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66.5%和56%,前者高于后者,而等位基因A的频率则分别为33.5%和44%,后者高于前者,但其等位基因G和A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35375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的频率NSCL/P组高于对照组,但等位基因C的频率则是NSCL/P低于对照组,然而该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和C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013162位点NSCL/P组中,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的频率分别是41%和62%,对照组中频率分别是27%和51%,均是NSCL/P组高于对照组,但是等位基因T的频率则是对照组高于NSCL/组,此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和T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汉不同民族内,rs2235371位点维族中AA基因型和汉族中GG和GA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35375位点维族中等位基因G和C和汉族中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和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013162位点维族中GG和T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和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不同民族间,rs2235371位点NSCL/P组中,维族GG和AA基因型的频率高于汉族,两民族间GA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35375位点NSCL/P组中,维族GG和CC基因型的频率均高于汉族,两民族间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013162位点NSCL/P组中,维族GG和T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的频率均高于汉族,维、汉两民族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新疆维吾尔族NSCL/P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早期服用叶酸、维生素及营养药物、父母亲族别、孕妇接触有害因素、父母亲吸烟史、母亲孕期感染及疾病史、IRF6基因rs2235371位点AA基因型以及孕妇服药史等变量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以能否诊断为NSCL/P为因变量,把单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是父母亲族别、孕妇接触有害因素、父母亲吸烟史、母亲孕期感染及疾病史和IRF6基因rs2235371位点AA基因型增加了NSCL/P的患病风险,而母亲孕早期服用叶酸、维生素及营养药物则降低了NSCL/P的患病风险。4.新疆汉族NSCL/P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早期服用叶酸、维生素及营养药物、父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本次生育年龄(变大)、父母亲吸烟饮酒史、母亲孕期感染及疾病史、孕妇接触有害因素、IRF6基因rs2235375位点GG基因型以及孕妇服药史等变量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以能否诊断为NSCL/P为因变量,把单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是母亲本次生育年龄(变大)、父母亲吸烟饮酒史、母亲孕期感染及疾病史、孕妇接触有害因素以及IRF6基因rs2235375位点GG基因型增加了NSCL/P的患病风险,而母亲孕早期服用叶酸、维生素及营养药物和父母亲文化程度则降低了NSCL/P的患病风险。
  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中IRF6基因rs2235371位点AA基因型、rs2235375位点等位基因G及rs2013162位点GG和TT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G与NSCL/P的发病存在相关性,而汉族中IRF6基因rs2235371位点GG和GA基因型及rs2235375位点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与NSCL/P的发病存在相关性。2.新疆维吾尔族NSCL/P患病的保护因素是母亲孕早期服用叶酸、维生素及营养药物,危险因素是孕妇接触有害因素、父母亲吸烟史、母亲孕期感染及疾病史以及IRF6基因rs2235371位点AA基因型,而新疆汉族NSCL/P患病的保护因素是母亲孕早期服用叶酸、维生素及营养药物和父母亲文化程度,危险因素是母亲本次生育年龄(变大)、父母亲吸烟饮酒史、母亲孕期感染及疾病史、孕妇接触有害因素以及IRF6基因rs2235375位点GG基因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