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6h】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及符号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材料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1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电导率和pH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5.1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全效养分的影响

5.2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5.3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为提高秸秆还田的利用效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干旱区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合新疆节水农业施肥现状,通过设置不同量秸秆还田、秸秆与有机肥或复混肥配合施用对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如何改进秸秆还田技术,发掘作物秸秆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和质量的潜力,持续提高旱区农田生产力,是旱区农业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方法: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半量秸秆(NP+S1)、全量秸秆(NP+S2)、有机肥(NP+M)、复混肥(NP+CF)、全量秸秆与有机肥(NP+S2+M)、全量秸秆与复混肥(NP+S2+CF)配施8个处理,进行连续两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特征的影响。
  结果:⑴各施肥处理主要通过提高小麦的单株穗粒数来达到增产的效果,全量秸秆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提高春小麦产量差异显著(P<0.05)。⑵秸秆还田两年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孔隙度差异不显著。⑶土壤团聚体含量以>250μm级别团聚体含量最多,<53μm级别团聚体含量最低。两年试验中各施肥处理2000~250μm级别团聚体含量较CK分别平均增加78.76%和163.65%。⑷秸秆还田有效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而且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弱。在0~40 cm土层,NP+S、NP+M/CF、NP+S+M/CF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CK增加7.81%、5.98%和11.36%,全氮和全磷分别较CK增加20.55%、17.58%、24.55%和8.37%、8.39%、10.58%。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整体趋势NP+S2+M/CF>NP+S>NP+M/CF。秸秆还田两年后,全量秸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优于半量秸秆,秸秆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加显著。
  结论:各施肥处理主要通过提高小麦的单株穗粒数来达到增产的效果,全量秸秆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提高春小麦产量差异显著。单施秸秆处理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施有机肥和复混肥处理,秸秆还田两年后,秸秆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建议全量秸秆、秸秆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更有利于滴灌农田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