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早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上的诊断价值
【6h】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早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上的诊断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基本资料

2 OCT扫描图像

3 测量黄斑中心小凹厚度及角度结果

4 绘制ROC曲线

5 联合诊断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光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疾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致谢

作 者 简 介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主要是早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被诊断存在黄斑区水肿的患者。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将上述患者共79例90眼分成病例组即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30例,所有患者发病均在2周内,对照组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0例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19例30眼。所有患者均行黄斑OCT检查,①测量黄斑区中心小凹从内界膜到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厚度,在下文中简称为黄斑区中心小凹厚度;②在OCT扫描图像上,我们观察到CRAO患者大多能保持黄斑中心凹形态,而CRVO和DME患者黄斑中心凹多数变浅或消失,甚至凸向玻璃体,为了能描述黄斑中心小凹和两边视网膜的关系,便于表述,本研究通过内界膜上黄斑中心小凹中点向色素上皮层做垂线,连接黄斑中心小凹中点与鼻测内界膜距中心小凹200um(有研究表明,发生CRAO时黄斑中心小凹旁的内层视网膜会增厚,并以鼻测距黄斑中心小凹1-3mm处的视网膜增厚最为明显,因此本研究选择200um)处做一直线,测量垂线与上述直线所形成的夹角,在下文中简称角度。将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本研究收集的所有患者在OCT扫描图像中主要表现为①黄斑区囊样水肿;②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③视网膜内层细胞内水肿。
  2.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小凹厚度及角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
  3.将测量的黄斑中心小凹厚度数据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12,最佳临界值为205.00μm。该点的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87,Youden指数0.77;将测量的角度数据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66,最佳临界值为72.00度,该点的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0.90,Youden指数0.87。说明通过在黄斑OCT扫描图像上测量黄斑中心小凹厚度及测量角度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测量角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测量黄斑中心小凹厚度,说明通过黄斑OCT测量角度有更高的准确率。
  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早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诊断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外的一个重要辅助诊断工具,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