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保护素与去卵巢实验性牙周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6h】

骨保护素与去卵巢实验性牙周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缩略词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绝经后骨质疏松与牙槽骨吸收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雌激素缺乏状态下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观察去势后不同时间牙周组织病理变化,研究雌激素缺乏对牙槽骨的影响,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的原位蛋白水平表达及变化,探讨OPG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53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Sham组(假手术,17只),OVX组(卵巢切除,18只)和OVX+E2组(卵巢切除及雌二醇治疗,18只),大鼠适应性喂养7d后行假手术或双侧卵巢切除术,OVX+E2组于术后第二天起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每次剂量为20μg/kg体重,三天一次。卵巢切除术或假手术后2周,每组各取部分大鼠(Sham组9只,OVX组9只,OVX+E2组8只)结扎上颌第一磨牙,并高糖软食喂养,诱发实验性牙周炎,余下大鼠术后4周同法结扎上颌第一磨牙,结扎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常规取材,选择右侧上颌磨牙为研究对象,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牙周骨丧失(PBL),摄X光片,比较上颌第一磨牙牙周骨支持率(PBS)。取上颌骨脱钙后常规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原位免疫组织化学观察OPG在牙周组织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牙槽骨中OPG的阳性表达,统计牙周膜中破骨细胞(OC)及牙槽骨表面成骨细胞(OB)数量。 结果:1.OVX组大鼠较Sham组和OVX+E2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PBL增加、PB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和OVX+E2组上颌第一磨牙PBL、PB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去势6w与8w两个时间段比较,去势8w较去势6wPBL均增加(P<0.05),P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OPG蛋白水平原位表达于牙周炎大鼠的牙槽骨、牙骨质基质;牙周膜细胞(成牙骨质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牙骨质细胞、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在牙骨质-牙本质交界处及松质骨的骨髓腔边缘牙槽骨线性强阳性表达且有极性。 3.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牙槽骨OPG表达,各组组内去势6w与8w两个时间段比较,去势8周的IOD低于去势6周(P<0.05)。6w与8w两个时间的OVX组IOD表达均低于Sham组和OVX+E2组(P<0.05)。 4.牙周膜中OC及牙槽骨表面OB计数,OVX组OC、OB数量均高于Sham组和OVX+E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和OVX+E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内比较,去势8周与去势6周OC、OB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雌激素缺乏促进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的吸收,补充雌激素可预防因雌激素缺乏产生的牙槽骨高度降低。提示女性绝经早期补充雌激素可提高牙槽骨的抗吸收能力。 2.牙周组织中OPG表达阳性的的细胞包括牙骨质细胞、骨细胞、牙周膜细胞,提示OPG参与牙槽骨代谢。 3.雌激素缺乏降低牙槽骨OPG的表达,减弱OPG的骨保护作用,促进牙槽骨的吸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