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raves病甲亢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和意义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探讨
【6h】

Graves病甲亢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和意义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Graves病甲亢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对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GD甲亢)初发和复发患者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其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量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指导治疗。
   方法:选取GD甲亢患者101例,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符合GD甲亢诊断标准,按用药不同分为三组。A组:甲强龙40mg/d静滴组(n=46),B组:强的松30mg/d组(n=27),C组:强的松15mg/d组(n=28)。2周后A组改为强的松30mg/d,各组均于治疗第3周加用他巴唑10mg~15mg/日。各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分别观察甲状腺功能、白细胞数目、肝功能变化、临床症状和体征、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及治疗前、治疗4周时测定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变化。
   结果:1、三组治疗前后FT3、FT4水平的比较
   治疗2周时三组FT3、FT4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三组FT3均值下降幅度达37.31%~47.25%,FT4均值下降幅度达34.42%~46.05%;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2周时A、B、C三组减低FT3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A、B组减低FT3显效率(58.69%和64.29%)均较C组(33.33%)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时三组间减低FT4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2、三组治疗前后TRAb的比较
   治疗4周时三组TRAb均呈下降趋势。A、B组的显效率(56.67%vs.37.50%)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B组的总有效率(76.67%vs.68.75%)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B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三组临床情况比较
   治疗前101例GD甲亢患者有甲状腺肿73例(72.3%),突眼者32例(31.68%),肝功能损害者71例(70.3%),白细胞减少者28例(27.7%)。治疗2周时,三组甲亢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甲状腺肿明显缩小34例(46.58%)、突眼减轻32例(81.25%)、肝功能损害好转45例(63.38%)、白细胞减低恢复28例(100%);并且A、B组在甲状腺肿大、突眼、肝功能好转的总有效率上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4、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轻度不良反应仅有上腹灼烧感、餐后血糖轻度增高等,经过对症治疗即缓解或消失。
   结论:1、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时已有明显FT3、FT4水平下降,而且FT3下降更明显,治疗4周时TRAb已呈下降趋势,提示早期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确有减低GD患者甲状腺功能,有效抑制GD甲亢高代谢状态,并同时针对GD病因进行了免疫抑制治疗,有力证明糖皮质激素在GD甲亢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2、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的升高白细胞,预防和治疗甲亢肝损害,为以后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奠定了安全的基础。
   3、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和剂量要因人而异:重症GD甲亢或合并有白细胞减低和肝损害者应予静脉甲强龙40mg/d,有明显甲功增高伴甲状腺肿大或突眼及胆红素稍高者,应用强的松30mg/d疗效好,对一般患者强的松15mg/d即可。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GD甲亢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即缓解或消失。
   第二部分:Graves病甲亢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观察GD甲亢初诊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在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25例初诊GD甲亢患者和12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分析CD4+CD25+Treg细胞与FT3、FT4、TRAb、TGAb、TPO-Ab间的相关性。
   结果:1、外周血CD4+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31.84±7.97 vs.34.05±7.67,P>0.05),CD4+CD25+Treg在CD4+细胞中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10.11±3.47 vs.11.11±2.13,P>0.05)。
   2、GD甲亢患者中CD4+CD25+Treg与FT3、FT4均未显示相关性(P>0.05)。GD甲亢患者中CD4+CD25+Treg与TRAb、TGAb、Tpo-Ab均未显示相关性(P>0.05)。
   结论:本研究未显示CD4+CD25+Treg细胞在GD甲亢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GD甲亢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并非完全依赖于CD4+CD25+Treg细胞数量的异常,可能还与Treg功能下降、其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及膜表面分子异常有关,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