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回顾与康胰颗粒-I对慢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6h】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回顾与康胰颗粒-I对慢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与分析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探讨慢性胰腺炎的病因、症状、临床分类、分期、内外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慢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探讨中药康胰颗粒-Ⅰ对大鼠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胰腺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1)对南开医院2006年1月-2009年5月入院的120例慢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病的病因、临床特点、临床分类、分期、影像学变化、内外科中西医治疗状况等。
   (2)50只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中药组各20只。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右侧尾静脉一次性注射DBTC溶液(7mg/kg)200ul,空白组大鼠右侧尾静脉一次性注射200ul混合溶剂;中药组自第2天起给予中药康胰颗粒-Ⅰ灌胃2ml/只/天,空白组、模型组自第2天给与2ml/只/天0.9%生理盐水给灌胃。28天后处死大鼠,观察胰腺的大体形态学、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胆汁酸、血糖等生化指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尿BT-PABA试验检测胰腺的外分泌功能;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空白组、中药组、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TGF-β1的表达。
   结果:
   (1)胆道疾病为本组病例的首要病因(38.3%),慢性酒精病中毒居第二位(35%),慢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和/或持续性疼痛(88.3%)、腹胀、体重下降、消化不良;影像学特征为胰腺肿块或实质改变、假性囊肿、胰管扩张和胰管结石等;本组病例临床分类以单纯性胰腺炎(35.8%)和胆源性胰腺炎(38.3%)为主;按照北京医科大学的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期系统,本组病例Ⅰ期0例,Ⅱ、Ⅲ期103例(85.8%),Ⅳ期17(14.2%);本组中有29例行中西医结合外科手术治疗,91例行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2)康胰颗粒-Ⅰ对慢性胰腺炎大鼠的体征、症状等有着不同的程度的改善,能够降低慢性胰腺炎大鼠血清淀粉酶、胆汁酸、血糖的含量,但对血清脂肪酶没有影响;对大鼠损伤的胰腺有明显的修复作用;慢性胰腺炎时胰腺外分泌功能降低,康胰颗粒-Ⅰ对胰腺外分泌功能有保护作用;TGF-β1在慢性胰腺炎中表达增强,康胰颗粒-Ⅰ可以抑制胰腺纤维化,抑制TGF-β1的表达。
   结论:
   (1)酒精性因素正逐渐成为慢性胰腺炎发病的重要原因;CP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在CP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应根据病变特点选择手术方式。
   (2)二丁基二氯化物(DBTC)一次性大鼠右侧尾静脉注射能成功地建立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该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建模时间短、发病率高及费用低等优点。
   (3)康胰颗粒-Ⅰ对大鼠的慢性胰腺炎有显著疗效,其可以降低血清淀粉酶、胆汁酸、血糖;修复损伤胰腺;可以保护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康胰颗粒-Ⅰ可以抑制胰腺纤维化,下调TGF-β1的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