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射血发数正常心力衰竭与心脏重构关系的临床研究
【6h】

射血发数正常心力衰竭与心脏重构关系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的发病率和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eart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相近,且预后亦不优于HFREF。目前,国内外对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原则比较明确,但是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特点、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预后判断仍有争议,特别是国内更是少有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比较全面的观察和随访。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心脏重构的变化趋势、规律及临床意义。1.比较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室间隔厚度(IVSD),了解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对左室壁厚度的影响,以找出其变化规律,分析其临床意义。2.比较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的左房内径(LAD),了解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对左房的影响,找出其变化规律,分析其临床意义。3.比较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的右室内径(RVD),了解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对右室内径是否有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4.对比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与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及右室内径,突显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对心脏重构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5.观察随着左房的增大,房颤的发生率是否增加,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0例,根据《2007年ESC心力衰竭和超声协会对诊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共识》分为两组:1.观察组为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组(HFNEF)10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62例;年龄为40-90岁,平均年龄为(68.5±2.3)岁。原发病为高血压者8例,冠心病者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1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40例,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并存者为35例。2.对照组为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EF)6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25-91(56.3±8.06)岁。其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18例,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并存30例,其他(如扩张性心肌病)7例。观察组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法分为三组,其中心功能Ⅱ级者47例,心功能Ⅲ级者40例,心功能Ⅳ级者15例。比较它们的LVPWT、IVSD、LAD及RVD。对照组按NYHA分级法分为三组,其中心功能Ⅱ级者10例,心功能Ⅲ级者25例,心功能Ⅳ级者33例。比较观察组心功能Ⅳ级者与对照组心功能Ⅳ级者的LVPWT、IVSD、LAD及RVD。
   结果:1.从一般资料上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与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相比,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高龄、女性、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高。2.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组的LNPWT及IVSD大于心功能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PWT相比:P=0.032,IVSD相比:P=0.029);心功能Ⅳ级组的LVPWT及IVSD大于能Ⅲ级心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PWT相比:P=0.012,IVSD相比:P=0.023)。3.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组的LAD大于心功能Ⅱ级组(P=0.037);心功能Ⅳ级组的LAD大于Ⅲ级心功组(P=0.021)。4.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的RVD与心功能Ⅱ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心功能Ⅳ级组的RVD与心功能Ⅲ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组的LVPWT、IVST大于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组LVPWT相比:P=0.001,IVST相比:P<0.001);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组的RVD小于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组(P=0.026);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组的LAD与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6.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组的房颤发生率高于心功能Ⅱ级组(P=0.034);心功能Ⅳ组的房颤发生率高于心功能Ⅲ级组(P=0.023)。7.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左房内径30-40mm组的房颤发生率高于左房内径≤29mm组(P=0.036);左房内径>40mm组的房颤发生率高于左房内径30-40mm组(P=0.021)。8.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组的房颤发生率与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
   结论:1.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与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相比,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中高龄、女性、高血压病病史患者比例高。2.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对心脏重构的影响,随心功能分级的加重而加大。3.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对右心室几乎无影响。4.房颤发生率随左房内径的增加而增加。

著录项

  • 作者

    代临杰;

  •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学科 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向红;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61;
  •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心功能分级; 心脏重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