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OR、ACTH及血糖的变化
【6h】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OR、ACTH及血糖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材料

2、结果

2.1 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入院时COR、ACTH及血糖水平的比较

2.3 不同损伤程度TBI患者COR、ACTH及血糖水平的比较

2.4 按入院时伤情轻重分为脑疝组与未脑疝组

2.5 急诊手术对TBI患者血清COR、ACTH及血糖的影响

2.6 TBI后COR、ACTH及血糖水平的动态变化

2.7 不同预后患者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3、讨论

3.1 血清皮质醇与急性颅脑创伤(TBI)的关系

3.2 急性颅脑创伤(TBI)与应激性血糖升高

3.3 血糖与应激性COR升高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的皮质醇(cortisol,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以及血糖水平的变化,了解颅脑创伤后机体的内分泌规律及血糖变化规律,为调控血糖水平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iods,GCs)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本研究以2010年8月~2011年9月脑外伤后24h以内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天津环湖医院颅脑创伤抢救中心的165名急性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情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实验组,并以23例健康体检者为无应激对照组进行对比。
  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OR、ACTH,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对无应激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轻中重型TBI应激实验组(简称实验组)患者血清COR、ACTH及血糖进行比较,观察:不同程度急性TBI后相应激素水平、血糖水平的变化;TBI后相应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评价TBI后的肾上腺皮质功能;评价不同预后患者的血糖的控制情况。
  结果:
  1.实验组165例急性TBI患者伤后24h内,COR、ACTH及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重型实验组显著高于轻中型实验组(P<0.05),且脑疝组高于未合并脑疝组(P<0.05)。
  2.在急性TBI后的一周内,COR、ACTH及血糖均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不同伤情组下降速度不同;其中ACTH下降较迅速,伤后第2日即降至正常水平;COR、血糖下降较为滞后,于伤后第4~5日逐渐降至正常水平,部分合并并发症患者出现COR、血糖升高现象,并发症控制后2日内降至正常水平。
  3.脑疝组与未脑疝组比较,COR、ACTH及血糖水平均升高(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COR、ACTH及血糖水平均表现为升高,且高于正常水平。
  4.TBI后手术组术前COR、ACTH及血糖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但术后次日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COR、ACTH及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组术后COR、ACTH及血糖低于术前(P<0.05),考虑可能与手术降低颅内压等因素有关。
  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COR、ACTH及血糖水平均于TBI后下降至正常水平,但预后良好组COR、血糖恢复较快,于伤后第2~3日恢复至正常范围,预后不良组在伤后第5日时恢复至正常。
  结论:
  1.TBI作为强烈的应激源,可以引起HPA轴的迅速激活,表现在COR、ACTH的迅速显著升高,尤其以重型实验组增高最为明显。入院时患者的病情越重,其COR、血糖增高也越明显。
  2.在急性 TBI后,COR、ACTH及血糖迅速升高后均逐渐下降,ACTH由于半衰期较短,伤后第2日迅速降至正常水平;COR、血糖下降较为滞后,于伤后第4~5日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3.随着伤情的加重,脑疝组患者血清中COR、ACTH及血糖水平比未脑疝组高。
  4.创伤后虽然急诊手术在机体处于应激反应顶峰时又增加了一次应激刺激,但未进一步加重体内激素的应激反应水平,反而有利于应激因素的解除。
  5.创伤后预后良好组COR恢复较快,于伤后第2~3日即降至正常范围,预后不良组COR恢复较慢,在伤后第5日时才降至正常范围;血糖水平在两组中下降至正常水平较COR滞后约2~3日。
  6.TBI急性血糖增高与颅脑创伤程度呈正相关,血糖增高程度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脑损伤越严重,预后结果越差,病人死亡可能性越大。
  7.监测血清COR、ACTH及血糖浓度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