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6h】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
  材料与方法:2005年4月至2010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疗科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1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例患者因失访而被排除。入组136例,男91例,女45例,年龄37~83岁,其中≤45岁患者4例,46~65岁患者60例,≥66岁患者72例,中位年龄是67岁。病理类型:鳞癌85例,腺癌47例,腺鳞混合癌3例,大细胞肺癌1例。肿瘤类型:中央型肺癌70例,周围型肺癌66例。肿瘤分期:Ⅰ期15例,Ⅱ期39例,ⅢA期61例,ⅢB期21例。KPS评分≥80者76例,KPS评分<80者60例。所有患者中107例患者接受的放疗剂量≥60Gy,其余29例患者接受的放疗剂量<60Gy。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过头顶或放于体侧,CT增强连续无间隔薄层(3mm)扫描,将CT扫描结果传输入放疗中心工作站,勾画肿瘤靶区及周围危险器官,包括皮肤、肺、脊髓、心脏、食管。实行三维重建,依据不同角度肿瘤的体表投影设计固定野照射形状,采用5~6个共面或非共面照射野,90%~95%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单次剂量2Gy,每周5次。全肺V20小于30%,心脏V30小于50%,脊髓最大受量小于40Gy。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士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数据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曲线的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两组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长期生存的风险因素采用COX模型分析,所有计算均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研究随访从放疗结束时开始,随访时间5.5~60.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3个月,失访7例,随访率为95.1%。随访时间截止至2011年5月。随访过程中98例患者死亡,占72.1%。136例患者施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观察,完全缓解(CR)14.7%(20/136),部分缓解(PR)60.3%(82/136),稳定(SD)19.9%(27/136),进展(PD)5.1%(7/136),总有效率(CR+PR)75%(102/136)。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4%、45.4%、22.1%、12.5%。副反应:1级放射性食管炎35例,2级放射性食管炎16例,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0例;1级放射性肺炎20例,2级放射性肺炎9例,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理、分期、剂量、初治疗效对于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分期、剂量、初治疗效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且患者放疗后生存期长。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理、分期、剂量、初治疗效对于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分期、剂量、初治疗效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