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良性前列腺梗阻患者TURP术后长期OAB症状改善情况的临床研究
【6h】

良性前列腺梗阻患者TURP术后长期OAB症状改善情况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及成果

研究目的和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因BPH所致LUTS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收集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临床因素及尿动力学参数对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之间的关系,探讨可预测TURP术后患者OAB症状改善的相关指标。
  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尿动力学检查并接受TURP治疗的BPH患者其临床资料,如年龄、IPSS、OABSS、QOL、PSA、前列腺体积及完整的尿动力学参数等,在排除其他并存影响患者下尿路症状的相关因素并满足本研究的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3月、6月及12月分别随访并记录患者IPSS、OABSS、QOL等评分,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各组间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OAB症状改善成功定义为术后患者的症状评分(IPSS-S评分或OABSS评分)与术前评分的比值≦50%。分组情况:根据年龄分为低龄(50-60岁)、中龄(60-70岁)、高龄(大于70岁);依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1.按是否存在DO分为DO组和无DO组,且将DO组再次分为PDO组和TDO组(ICS2002);2.根据BOO程度分为轻度梗阻组(Ⅱ-Ⅲ)和重度梗阻组(Ⅳ-Ⅵ);3.根据逼尿肌收缩力强度分为肌力弱组(VW, W-,W+)和肌力正常/强组(N-,N+,ST);4.依据患者术前OAB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
  结果:
  完成12月随访患者共153例,平均年龄为70.8±7.5岁,前列腺平均体积为75.3±60.8ml。患者IPSS、QOL、OABSS比较显示TURP术后患者无论储尿期还是排尿期症状均取得明显改善(P<0.001)。而OAB症状改善成功率在术后3、6、12月分别为IPSS-S(88.2%(135/153)、90.8%(139/153)、88.9(136/153))、OABSS(81.7%(125/153)、88.9(136/153)、92.8%(142/153))。
  术前伴有DO的患者共42例,其中PDO者22例,TDO者20例。术前无DO组与DO组IPSS-S(10.1±3.1vs10.7±3.3, P=0.25)、OABSS(8.3±3.0vs8.3±3.0,P=0.45)二者均无明显差别,而术后3月结果显示IPSS-S(2.4±1.7vs3.5±3.0,P<0.01)、OABSS(2.4±1.8vs3.2±2.1,P=0.02),DO组评分高于无DO组;PDO组与TDO组相比,术前IPSS-S(10.1±3.0vs11.4±3.5,P=0.22)、OABSS(7.6±2.7vs10.1±2.8, P<0.01),术后IPSS-S(2.7±2.9vs4.5±2.8, P<0.01)、OABSS(2.5±1.9vs4.1±2.0,P<0.01),均有统计学差别;进一步比较无TDO组与TDO组,术前IPSS-S(10.1±3.1vs11.4±3.5,P=0.09)、OABSS(8.2±3.0vs10.1±2.8, P<0.01),术后IPSS-S(2.5±1.9vs4.5±2.8, P<0.01)、OABSS(2.4±1.8vs4.1±2.0,P<0.01),亦均有统计学差别。术后3月OAB症状改善成功率TDO组低于无TDO组IPSS-S(91.0%(121/133) vs70.0%(14/20)、OABSS(85.7%(114/133) vs55.0%(11/20)(P<0.05)。随后6、12月随访结果显示各分组间差别消失。
  术前轻度梗阻者41例,重度梗阻者112例,术前、术后各阶段IPSS-S、OABSS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逼尿肌肌力弱组51例,正常/强组102例,术前、术后各阶段IPSS-S、OABSS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IPSS-S中,肌力正常/强组OAB改善成功率要高于肌力弱组,但无统计学差别。
  术前轻度OAB者29例、中度OAB者100例、重度OAB者24例,术前IPSS-S、OABSS重度者明显高于轻、中度,术后3月时仍具有统计学差别IPSS-S(3.5±2.4vs2.1±1.1 vs2.7±2.3)、OABSS(3.8±2.8vs2.1±1.2vs2.5±1.7),但在术后6、12月时无明显差别。在OAB改善成功率上各阶段组间无明显差别。
  术后3月多因素分析结果:IPSS-S中TDO(OR=0.17,P=0.02)、逼尿肌力(OR=5.77,P=0.01)为术后OAB症状改善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OABSS中TDO(OR=0.20,P=0.002)为术后OAB症状改善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1.TURP为治疗BPO的有效手段,术后患者储尿期症状及排尿期症状可明显改善;伴有TDO的BPO患者术前OAB症状更严重,且术后其OAB症状评分较Non-TDO的高;TDO为患者术后短期OAB症状改善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对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2.轻度BOO、重度BOO及肌力弱、肌力正常/强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段OAB症状无明显差异,但逼尿肌收缩力可能为术后短期OAB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3.术前重度OAB患者短期预后较轻、中度者不佳,但长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4.术前伴有TDO、逼尿肌收缩力差的患者术后其尿急症状短期改善可能不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