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痛性肌萎缩的肌电图与体感诱发电研究
【6h】

神经痛性肌萎缩的肌电图与体感诱发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疼痛评估

1.3 仪器和检查方法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2 患者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2.3 患者组累及肢体及臂丛受累情况

2.4 患者组感觉障碍情况

2.5 患者组内及组间神经电图结果比较

2.6 组间针电极肌电图比较

2.7 患者组内和两组间SEP结果比较

2.8 患者组不同电生理检查异常率比较

3 讨论

3.1 患者组临床特点分析

3.2 运动神经电图分析

3.3 感觉神经电图分析

3.4 F波分析

3.5 针电极肌电图分析

3.6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神经痛性肌萎缩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神经痛性肌萎缩(neuralgic amyotrophy,N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病变主要位于臂丛神经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肩背部和(或)上肢的剧烈疼痛,随后出现肌无力、肌萎缩,可伴轻度感觉障碍。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或免疫介导相关。NA的常规实验室化验一般无阳性发现,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神经电生理检测。
  目的:探讨神经痛性肌萎缩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肌电图与体感诱发电位对NA患者的诊断价值,以期为NA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的神经电生理方面的证据。
  方法:收取神经痛性肌萎缩患者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美国 Nicolet公司的Viking IV肌电及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查。室温控制在22~25℃,被检查者在安静、屏蔽、微暗的环境中仰卧放松。
  1.神经电图及 F波测定:(1)运动神经电图:采用鞍形刺激器,表面电极记录,记录电极置于肌腹,参考电极置于肌腱,地线放于记录电极与刺激电极之间,分别在近、远端刺激所检神经。记录运动潜伏期及波幅。(2)F波测定:将刺激电极的阴极放在近端,连续刺激20次,取潜伏期平均值。(3)感觉神经电图:采用顺向刺激,刺激电极阴极置于近端,记录电极沿神经走行放置,记录感觉波幅及SCV。
  2.针电极肌电图测定:消毒局部皮肤,将针电极迅速刺入皮下肌肉。首先在肌肉放松状态下,观察自发电位,观察屏幕上的波形,监听声音,多个部位均进行探测。嘱患者小力收缩肌肉,测定单个运动单位电位的参数。嘱患者尽最大力量收缩肌肉,测定募集电位。
  3.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测定:参照国际脑电图10-20电极放置系统放置头皮电极。记录电极分别置于刺激同侧的Erb’s点(锁骨上窝)、第7颈椎及刺激对侧头部C3’、C4’区,参考电极置于Fpz。
  结果:1.近端刺激时,患者组病侧肌皮神经的运动潜伏期较自身健侧轻度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潜伏期较对照组轻度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近端刺激时,患者组病侧腋神经、肌皮神经的运动波幅较自身健侧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病侧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运动波幅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远端刺激时,正中、尺神经的运动潜伏期轻度延长、MCV轻度减慢、运动波幅轻度减低;SCV轻度减慢,感觉波幅减低;F波潜伏期轻度延长,与患者组健侧和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针电极肌电图检查时,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病侧三角肌的自发电位出现率增高,募集相异常率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拇短展肌的自发电位出现率增高,募集相异常率增加,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病侧三角肌、拇短展肌的MUP平均时限延长,平均波幅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双侧正中神经分别刺激时,与自身健侧比较,患者组病侧N9波幅减低,N13潜伏期延长,N9-N13峰间期延长,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病侧N9、N13波幅减低,N9、N13、N20潜伏期均延长,N9-N13峰间期延长,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患者组病侧的腋神经及肌皮神经运动波幅明显减低,运动潜伏期轻度延长,三角肌肌电图呈典型神经源性损害,提示神经痛性肌萎缩是以上肢近端神经肌肉受累多见,且运动神经纤维受损形式主要为轴索损害。
  2.患者组病侧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波幅减低,感觉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提示神经痛性肌萎缩感觉神经受累亦是轴索损害为主,损害位于脊神经节远端。
  3.患者组病侧的N9波幅减低,N9-N13峰间期延长,说明神经痛性肌萎缩深感觉传导纤维受累,也是以轴索损害为主,病变节段可能存在轻度的脱髓鞘改变。
  4.运动神经电图、感觉神经电图、F波、针电极肌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五种电生理检查的异常率不同,其中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最高,其次为运动神经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而感觉神经电图和F波异常率较低。
  5.对NA患者进行双侧电生理检查,可发现电生理指标的相对异常,从而提高电生理诊断的阳性率,有利于早期轻度NA患者的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