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临床研究
【6h】

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相关因素赋值表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2.2 颅内感染情况

2.3 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RF,Risk Factors)分析:

2.4 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2.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

3.3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及基本治疗策略

4、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相关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鼻内镜技术是鼻外科领域的一场革命,随着该技术日趋的完善与成熟,鼻内镜手术从单纯的进行鼻部的手术逐渐向颅底延伸,越来越多的颅底病变可以通过鼻内镜手术来完成。由于鼻内镜颅底手术与传统的开放式颅脑手术相比,具有小切口微创的优势,在临床开展的日渐增多,与此同时鼻内镜颅底手术的并发症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术后颅内的感染就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本研究主要是对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1999年9月到2014年8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563例患者行鼻内镜颅底手术,包括颅底肿瘤患者227例,脑脊液鼻漏患者278例,脑膜脑膨出患者22例,视神经管减压术24例,空蝶鞍患者12例。其中颅底肿瘤患者主要包括垂体瘤、神经鞘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嗅神经母细胞瘤、脊索瘤等。对56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及总结,并对与颅内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计算比值比(OR),以显著性水平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563例患者中,术后感染32例(5.68%);术后脑脊液鼻漏、颅底重建、既往颅底手术史、糖尿病是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脑脊液鼻漏是术后颅内感染的最高独立危险因素(OR=7.76),术前抗生素的预防使用是鼻内镜下颅底手术后颅内感染唯一的保护性因素(OR=0.31),而年龄、性别、高血压、人工材料、术后应用抗菌药物>7d对术后颅内感染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可以是单个因素或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中术后脑脊液漏、术后颅底重建、糖尿病、颅底手术史是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术后脑脊液鼻漏是术后颅内感染的最高独立危险因素(OR=7.76),术前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0.31)。
  3、术后抗生素长期的预防使用(>7天)并不能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率,并且可能因此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4、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应及时诊断,尽早给予抗感染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