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1b期肾细胞癌行肾部分切除及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疗效比较
【6h】

cT1b期肾细胞癌行肾部分切除及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疗效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检索词

1.2 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数据库及检索策略

1.4 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1.5 发表偏倚

1.6数据的提取

1.7统计方法

2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估

2.3 PN组和RN组主要结局指标比较

2.4 PN组和RN组次要结局指标比较

3讨论

3.1 PN组和RN组治疗cT1b期RCC的肿瘤控制效果

3.2术后肾功能变化

3.3手术并发症

3.4 研究质量讨论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1 病例-对照研究的NOS评价标准

附录2 2010年AJCC肾癌的TNM分期

综述: cT1期肾细胞癌的外科治疗新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肾脏偶发肿瘤被发现,这些肿瘤的特点大部分为无症状的,而且大多数属于肿瘤早期。传统的肾脏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出现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肾功能不全是患者发生心血管危险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成为治疗肾脏小肿瘤的首选,尤其是术前诊断为cT1a期的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不仅可以获得与根治性切除术相同的肿瘤控制疗效,而且能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最近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于cT1b期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后也可取得与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相同的肿瘤控制效果相近,而且能更好的保护肾功能。然而,有研究表明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肿瘤的多发性的几率升高及肿瘤的复杂程度增加,从而导致患者术后的肿瘤控制效果不理想。
  目的:通过检索权威数据库,查找其中对比cT1b期肾细胞癌行肾部分切除术及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肾功能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试验。通过荟萃分析来综合比较两种手术治疗cT1b期肾细胞癌的优劣,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截止到2014年7月份公开发表在Pubmed数据库中有关“肾部分切除术”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或者“肾肿瘤”的临床试验。应用风险比(HR)、危险比(RR)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评估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及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比治疗cT1b期肾细胞癌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术后肿瘤进展及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评估两组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采用Stata?(Version12.0,Stata Corporation,College Station,Texas,USA)的固定或者随机效应模型来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共有11个临床试验1012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对1125和8997例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和肾根治性切除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对于cT1b期肾癌,肾部分切除术组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与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组无明显差异(HR=1.22,95%CI(0.91~1.63),p=0.176);PN组的总体生存率(OS)优于RN组(HR=0.334,95%CI(0.199~0.561),p=0.000);PN组术后肿瘤进展发生率与RN组无明显差异(RR=0.76,95%CI(0.445~1.296), p=0.313)。肾部分切除术组术后肾功能的降低程度(dGFR)低于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组(SMD=-0.574,95%CI(-0.716~-0.431),p<0.001)。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1.337,95%CI(0.975~1.833),p=0.071).
  结论:1、cT1b期RCC患者行PN术后CSS和肿瘤进展发生率与RN组相似,而术后的OS明显优于后者;2、PN组术后患者的GFR降低程度较RN组低,降低了相应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3、两组的总体手术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差异;4、在技术条件允许条件下,PN可代替RN成为cT1b期RCC的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