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综合分析
【6h】

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综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对象分组

1.3脓毒症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EICU脓毒症患者不同预后的各指标临床特点

2.2 EICU两组脓毒症患者细菌培养菌株不同之间的临床特点

2.3单因素Logistic分析

2.4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5 ROC曲线分析:

3.讨论

3.1 年龄方面

3.3 D-二聚体方面(D-Dimer)

3.5 血乳酸方面

3.6 急诊重症相关评分系统方面

3.9 大肠埃希菌感染方面

3.10 尿量(UV)方面

3.12其他本研究尚未涉及但理论相对较新的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ICU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
  1.以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入住EICU时间大于48h的26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脓毒症诊断标准依据2001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SCCM)等在联席会议上制定的诊断意见。
  3.根据脓毒症患者最终出院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4.记录患者的一般流行病学资料(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既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史、手术史、输血史、过敏史)、生命指标:体温(T)、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身体素质(营养及意识状态)、入院48小时最差实验室指标的化验值(WBC、Hb、PLT、Hct、PT、Fbg、D-Dimer、BUN、Scr、Bil、ALT、AST、Alb、Na+、K+、Cl-、CO2CP、CK-MB、Tn-I、BNP、Lac、PaO2、AaDO2、FiO2、Glu、PCT)、每日尿量、细菌培养的有无及培养出菌种的类别、主要干预治疗(DA的使用及剂量、CRRT的使用、机械通气的使用)、ICU主要评分系统(APACHE-II、SOFA、GCS)及预后结局(生存、死亡)。
  5.统计学方法:临床收集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M(P25,P75)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对预后判断的意义,得出各指标最佳截断点及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68例脓毒症患者中生存163例,死亡105例,病死率39.2%。
  2.两组患者在既往病史、48h最差生化检查、干预治疗及评分上比较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既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糖尿病史、手术史、输血史、过敏史、抽烟史、饮酒史、意识状态、住院天数、生命指征:体温(T)、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生化检查:WBC、PLT、Fbg、Na+、Cl-、AST、ALT、CO2CP、FiO2、PaO2、Glu、Bil、CK-MB、TnI、PCT、GCS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营养状态、Hb、Hct、PT、D-Dimer、BUN、Scr、Alb、K+、Lac、AaDO2、尿量、BNP、休克、MV及CRRT的使用、APACHE-II评分、SOFA评分、细菌培养是否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细菌分布:两组患者细菌感染情况比较采用x2或连续校正检验对比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的感染上好转组有4例(2.5%)培养阳性,死亡组有10例(9.5%)培养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5),其他培养阳性细菌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单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的年龄、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营养状态、PT、Fbg、D-Dimer、BUN、Scr、Bil、AST、ALT、Alb、K+、血气:Lac、AaDO2、尿量、BNP、休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APACHE-II评分、SOFA评分、Hb、Hct、Alb、MV、CRRT有显著性差异(P<0.05)。
  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将上述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ALT(OR=1.860,95%CI:1.769~1.961,p=0.008)、AST(OR=1.130,95%CI:1.032~1.237,p=0.008)、Lac(OR=9.122,95%CI:1.0900~43.795,p=0.006)、UV(OR=0.994,95%CI:0.989~0.998,p=0.004)、DA用量(OR=1.396,95%CI:1.116~1.746,p=0.004)、Shock(OR=103.424,95%CI:1.753~6101.822,p=0.026)、MV(OR=0.002,95%CI:0.000~0.122,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UV、MV(B<0)为保护因素。
  结论:
  高ALT、高AST、高Lac、高DA用量、休克状态是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UV多、MV的使用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这些因素对EICU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