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
【6h】

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2政府加强工业用地政策的转变

1.1.3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意义

1.2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1.2.1工业化的内涵

1.2.2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1.2.3工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进展

2、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理论基础

2.1工业区位理论

2.2产业集聚理论

2.3地租地价理论

2.4土地供求理论

2.5地区主导产业论

2.6可持续发展理论

3、天津市工业用地利用现状

3.1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3.2土地资源条件

3.3工业用地利用现状水平

3.3.1工业利用土地现状

3.3.2工业用地类型

4、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1评价的目的

4.2评价的原则

4.3评价的对象

4.4指标体系的建立

4.4.1指标的选取

4.4.2指标体系的确立

4.5评价的过程

4.5.1评价的技术路线

4.5.2指标权重的确定

4.5.3单项因素分值计算

4.5.4综合指数计算

4.6评价的结果

4.7结果分析

5、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调控对策研究

5.1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5.2科学规划工业土地,加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5.3完善工业用地的市场机制,加强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

5.4加强工业用地投资规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5.5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呈失衡的发展态势,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和各方矛盾的焦点。现阶段对工业用地的集约挖潜,已成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研究如何转变工业用地利用方式,实现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对于制定管理制度和对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论文,以天津市工业土地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以天津市整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为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天津拥有悠久的工业历史,同时也是北方经济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对于天津这样的老工业城市而言,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对于天津市工业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将为天津市政府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等方面提供支持。 本文在内容上可分为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部分。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其次论文归纳总结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具体涉及到工业区位理论、产业聚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对天津市工业用地的实证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工作:首先,通过实地调查、专家问询、查阅内部资料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本文的研究内容都是基于这些客观资料的基础之上的;其次,根据第一手资料,同时参照国家标准和其它省市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天津市工业用地的指标,并确立了评价的技术路线,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极值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采用多因素加权分值法,计算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得出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并且针对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了①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划分为3的等级,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平均值为47.23,西青区、开发区、市内六区、北辰区、保税区、蓟县、汉沽区达到了这一平均水平,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其他8个区域的工业集约利用的水平较低,说明这些区域的工业用地开发潜力大,是天津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②东部、西部和北部在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方面要明显好于南部地区,因为处于Ⅲ级集约利用区的五个区县中,津南、静海和大港都处于天津市的南部地区。③新四区、滨海地区、其他五区县从总体上看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当,但是区域内部的集约利用水平却有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尽管地理位置上的差异不大,由于政策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导致了相邻区域甚至是一个大的区域内部之间在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上的显著性的差异。论文的最后,针对天津市工业用地的现状,运用前文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天津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调控对策,如转变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结合天津市整个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布局来制定科学的土地规划;通过建立市场机制,采取招拍挂的方式,提升工业用地成本;根据目前工业调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工业用地投资规模和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