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初期与新时期中共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6h】

建国初期与新时期中共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序言

第一章 建国初与新时期中共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

1.1、建国初中共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

1.1.1、以利用为主的利用、限制私人资本主义时期(1949年10月-1951年12月)

1.1.2、以限制为主的利用、限制私人资本主义时期(1952年1月-1952年12月)

1.1.3、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时期(1953年1月-1956年12月)

1.2、新时期中共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

1.2.1 重新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阶段(1978年12月-1989年5月)

1.2.2、受政治局势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处于徘徊时期(1989年6月到1991年12月)

1.2.3、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平等发展地位,中共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日趋成熟(1992年1月-现在)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与新时期中共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比较

2.1、两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相同点

2.1.1、从国情出发关注生产力的发展

2.1.2、允许几种经济成分并存,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利用与限制政策

2.1.3、两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顺利与否都与党的指导思想有关

2.1.4、两个时期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证明了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2.2、两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不同点

2.2.1、两个时期的思想理论指导不同

2.2.2、两个时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同

2.2.3、两个时期中国所处时代条件不同

2.2.4、两个时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式、模式、轨迹不同

2.2.5、两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复杂性不同

第三章 新时期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是对建国初期相关政策的深化与超越

3.1、新时期中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科学

3.2、新时期中共牢牢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着眼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3、新时期中共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3.4、新时期中共的民主、法制意识更强,更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的曲折历程。本文主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吸收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有些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源头应该追溯到建国初期前七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特别是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前三年,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从非公有制经济这个角度出发,选择这两个时期中共对非公有经济的政策比较,试图从中找到继承与超越的地方,证明非公有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文除了序言和结束语外,分为三章:
  第一章阐述了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建国初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利用、限制”私人资本主义时期,最后到“改造”私人资本主义时期,从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与个体经济发展到消灭这些非公有制经济。新时期中共对非对有制经济政策是逐步放开的,经历了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与发展,到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直到现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程,其间受政治气候影响也经历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低潮期。
  第二章主要是对建国初期与新时期中共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进行比较。建国初与新时期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主要表现在:都是从现实落后的生产力出发,关注生产力的发展;都允许几种经济成分并存,对非公有制经济是利用与限制的政策;两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顺利与否都与党的指导思想有关;两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证明了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其不同点主要有:理论指导思想不同;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同;两个时期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两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式、模式、轨迹不同;非公有制经济复杂性不同。
  第三章论述新时期中共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是对建国初的深化与超越。新时期中共领导人在吸取第一代领导人经验教训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科学,更理性;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更加注重民主、法律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