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纪伯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6h】

纪伯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纪伯伦的女性小说及其叙述风格

第一节 悲情的开山之作:《玛尔塔·巴妮亚》

第二节 愤怒的激越变调:《瓦尔黛·哈妮》与《新婚的床》

第三节 多义的集大成者:《折断的翅膀》

第二章 纪伯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出身贫寒误入魔掌的玛尔塔

第二节 超尘脱俗迫入魔窟的萨勒玛

第三节 挑战传统的叛逆者莴尔黛、莱依拉

第三章 纪伯伦小说创作的文化根基

第一节 基督教的性别压迫意识

第二节 阿拉伯文化的文学传统

第三节 纪伯伦自身的经历

第四章 纪伯伦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意义

第一节 纪伯伦的宗教观与女性意识

第二节 关注弱势女性和妇女运动

第三节 摆脱异乡者的孤独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是著名的黎巴嫩诗人、作家、艺术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是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纪伯伦的小说全部创作于青年时代,并用阿拉伯语创作完成。1906年创作完成了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8年完成了小说集《叛逆的灵魂》,1911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作者通过“散文诗”般的语言,并不曲折的故事情节,简洁朴实,脉络清晰的反映了黎巴嫩的社会现实,描写了生活在黎巴嫩宗教束缚下的女性形象。凸显了作者对封建买办婚姻、伪善教会的反抗,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向黑暗社会宣战的战斗精神,也表达出对女性的关注与同情。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综述了作家的生平及创作,国内外对纪伯伦小说的研究情况,并指出小说中所体现的宗教文化和女性地位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部分考察基督教和阿拉伯文化传统对女性地位的影响。首先,阿拉伯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宗教对于女性的规定对于基督教徒
  来说是至高无上的。随着基督教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基督教经典也随之出现,虽然经典不同,对阿拉伯女性地位的规定却是相同的,都以“法规”的形式束缚着女性的思想,限制着女性的自由,确定着女性的附属地位。其次,基督教等级森严的身份制度影响并主宰者女性的生活,乌云一般给女性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论述纪伯伦对基督教的认识,以及对女性解放之路的看法,纪伯伦批判了封建教会宣扬的宗教经典与道德规范中的性别歧视,提倡上帝博爱,人人平等,妇女解放。
  第二部分分析小说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本是纯洁无暇的农村少女,受城市浪荡公子的诱骗,最终被弃,落入风尘,贫困中奄奄待毙的玛尔塔·巴妮亚。敢于冲破传统婚姻束缚,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叛逆女性瓦尔黛·哈尼。不仅被当作“古老东方女性的代表”而且被当成“受辱民族的象征”的萨勒玛。虽然她们的结局悲惨,但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关注和同情。
  第三部分探讨纪伯伦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价值所在,其中有女性形象对纪伯伦小说的意义,以及影射出来的纪伯伦自身的宗教观点和女性意识,升华到纪伯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对整个阿拉伯文学的意义。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纪伯伦的创作活动小对认识阿拉伯当代文学、当代社会、特别是阿拉伯的女性解放的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张坦;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甘丽娟;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378.074;
  • 关键词

    小说作品; 创作风格; 女性形象; 卡里·纪伯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