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报纸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研究——以《每日新报》微博为例
【6h】

天津报纸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研究——以《每日新报》微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刊物研究

1.3.2 国内刊物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2.1 社交媒体

2.1.1 社交媒体的概念界定

2.1.2 社交媒体的分类

2.1.3 社交媒体的特性

2.2 微博

2.2.1 微博的定义

2.2.2 微博的特征与现状

2.3 研究社交媒体中微博的原因

第三章 报纸媒体与社交媒体的现状分析

3.1 报纸媒体使用微博的现状

3.1.1 报纸媒体使用微博过程

3.1.2 报纸媒体微博内容呈现

3.2 报纸媒体使用微博目的

3.2.1 借助微博平台宣传,进行无成本传播

3.2.2 裂变式传播微博的出现,为报纸传播效果提供张力

3.2.3 利用微博聚合效应,塑造本地报纸品牌影响力

3.3 报纸媒体使用微博的效果

3.3.1 转变:内容的交流与互动

3.3.2 不转变:传者与受者的界限

3.4 结论

第四章 报纸从业者使用社交媒体分析

4.1 研究设计及其研究过程

4.1.1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4.1.2 研究样本获得与问卷设计

4.1.3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陈述

4.1.4 调查结果陈述方式

4.2 报纸从业者使用微博的原因

4.2.1 报纸从业者:即时和便利有利于消息的发布

4.2.2 报纸从业者微博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有力渠道

4.3 报纸从业者微博的内容分析

4.3.1 报纸从业者微博展示新闻人形象

4.3.2 报纸从业者微博类别:社会热点与个人生活

4.3.3 报纸从业者的语言态度适应微博短小内容的发布方式且擅于表达

4.4 报纸从业者微博的群体特点

4.4.1 延伸职业特征的个人媒体,进行个人传播

4.4.2 延伸职业特征的舆论领袖,进行社会传播

4.5 报纸从业者微博的属性分析

4.6 结论

第五章 报纸媒体微博传播效果分析

5.1 问卷设计和研究方法

5.1.1 问卷设计目的和内容

5.1.2 问卷调查方式和执行情况

5.1.3 问卷质量把控与数据整理

5.1.4 问卷调查分析的过程

5.1.5 问卷调查执行时间表

5.2 读者使用新旧媒体的情况

5.2.1 读者依然愿意把传统媒体作为获取真实信息的来源

5.2.2 阅读方式发生改变偏爱新媒体

5.3 读者对社交媒体使用情况

5.3.1 新浪微博是读者对社交媒体的首选

5.3.2 读者使用新浪微博的概况

5.4 读者对新闻从业者微博的态度分析

5.4.1 好奇是读者选择记者微博的原因

5.4.2 了解更多本地相关新闻,获取最新内幕信息是读者关注的目的

5.4.3 喜欢微博上的本地新闻记者是读者的态度

5.4.4 贴近群众、较高公信力是读者对报纸从业者微博的印象

5.5 读者对地方报纸媒体微博的态度分析

5.5.1 读者关注《每日新报》微博的原因:及时便利的获得本地信息

5.5.2 读者关注《每日新报》微博的目的:用微博形式分享新闻内容。

5.5.3 读者对《每日新报》微博征集新闻线索的态度:支持但沟通困难

5.6 读者在本地重大事件中的媒介选择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章将主要分析地方性报纸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中的方法与路径,梳理我国地方性的报纸媒体在媒介融合中面临的困境,并为解决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益的应对之策。以天津日报集团领导下的《每日新报》为个案,本文将涉及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是报纸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途径、方法和结果研究;然后是报纸媒体从业者使用社交媒体效果和形象塑造研究;最后是本地读者对报纸媒体开设微博的态度调查研究。这三个研究主要内容拟从新闻生产的流程、机制到新闻终端的接受、反馈,即新闻生产机构、新闻从业者、新闻受众三个角度来展示一个传播的完整过程,全方位考察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新闻传播途径、变化和效果,勾勒现今这种地方报纸与社交媒介的融合场景。
  由于我国的报纸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正在摸索阶段,各媒体的转型都处于进一步的发展变化之中,且都是一种改良性质的,没有触及到纸媒本身。想要真正实现转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对于这些样本的研究需要更长时间的跟进。本文在报纸转型的一般规律下更细致的研究地方报纸结合自身的现实条件循序渐进的融合过程,且认为转型模式不是千篇一律,而应该是在媒介大融合理念的指引下千变万化的。同时希望对推动中国目前报纸的转型有所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