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周时期“亞”族氏铭文研究
【6h】

商周时期“亞”族氏铭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关于“亞”族氏铭文的含义探析

第一节商周带“亞”形青铜器及其断代

二、青铜器上“亞”形断代

三、关于“宗庙说”的几点看法

第二节甲骨文、金文中出现的“亞”字

一、甲骨卜辞中“亞”字表意分析

二、金文中的“亞”字表意分析

第三节“亞”形墓葬及殉葬

小结

第二章商周“亞”族氏铭文变化探析

第一节关于“周人不用族徽说、日名说”探析

一、由商到周社会结构和民族结构的变化

二、周文化对商代文化的控制

三、社会关系由血缘向地缘的转变

四、关于周人不用日名说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周代“亞”族氏铭文消亡探析

二、关于“‘亞’族氏铭文消亡”分析

小结

第三章商代“亞”族氏铭文对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亞”对商周思想的影响——“天圆地亞”说

一、三种宇宙观探析

二、相关考古资料证明

第二节“亞”形在现世的具体呈现

一、对商代礼制的影响

二、对商代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亞”形对后世思想产生的影响

一、对建筑的影响

二、对政治变化产生的影响

三、对文化产生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族徽或族氏铭文,蕴含着商周社会丰富的历史信息,然一直以来,由于字词考释困难,铭文断代分歧不断,遂滋生诸多难题。而在众多族氏铭文材料中,“亞”字铭文材料无疑是其中较为引人注目者,这不仅因其缕缕镌刻于青铜礼器之上,而且于商王墓葬中亦见其身影。“亞”字铭文材料的丰富性,其性质、含义及反映商周思想的复杂性,“亞”形观念对后世的影响等,使得对“亞”字铭文材料的整理和综合研究,成为可能。本文尝试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论文第一章讨论“亞”之族氏铭文性质。其性质问题可谓是探讨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前提,在前贤时彦关于其性质的各种猜想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除了对甲金文字有所分析外,还从青铜器自身以及商周墓葬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观察“亞”字含义的衍变及多重性。得出的结论是:“亞”之含义并不单一,而其初始意即为宗庙。但是,宗庙画作“亞”形的原因何在?前文文章已经通过正面来源的角度加以分析,受启发自张懋镕先生的观点:周人代商之后,便不再用族徽以及日名。下面,便从“亞”消亡的角度进一步展开分析“亞”族氏铭文在商周尤其在商代的全貌,了解“亞”在整个商周社会是如何存在的、影响地位如何、之后又是怎样变化的。
  第二章是商周“亞”族氏铭文变化探析。本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先是对张懋镕先生的两大观点周人不用族徽说、日名说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进而探析周灭商后,为巩固统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此时,对商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亞”族氏铭文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紧接着,文章继续开始探讨“亞”族氏铭文的消亡。族氏铭文这一文化理念,是商代的重要内容,周为了巩固统治必然从各个方面对商进行打压控制。所以,“亞”作为最重要的族氏铭文之一,先是使用阶级层次下移,再到后面的整体消亡,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无论如何,从本文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亞”形所有物的存在是商人的一种观念,并且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只不过随着王权更替,地位下移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是,这并没有使得“亞”形观念直接消失不见。
  第三章重点探讨商代的“亞”形思想观。先是最直接的影响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更精确来说应该是“天圆地亞”。其次,对商代的礼制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礼制层面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明堂,对文化的影响涉及更多的维度,文字、龟甲、风水和建筑等。最后,“亞”形物虽然消亡了,但是对后世的软性影响却一直存在着,最直观的、显著的就是建筑,除此之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比如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人格的塑造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