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产业链动态均衡的Ⅵ模型及应用研究
【6h】

生态产业链动态均衡的Ⅵ模型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最优化问题相关理论知识

2.2 变分不等式相关理论知识

2.3 变分不等式与几类数学问题的关系

2.4 变分不等式求解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产品差异的生态产业链动态均衡VI模型

3.1 引言

3.2 模型描述

3.3 VI模型构建

3.4 均衡条件及解的存在性分析

3.5 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态产业链动态均衡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描述

4.3 VI模型构建

4.4 动态均衡条件分析

4.5 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Chain,EIC)是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Park,EIP)中各企业为降低企业责任风险,通过科层、市场和网络协调机制配置资源、创造价值的重要载体。作为生态工业园的核心组织形式,它的均衡与优化关系到生态工业园能否持续有效运营,实现高效管理。变分不等式(VariationalInequality,Ⅵ)是非线性互补问题的推广,它能够准确描述和刻画经济系统运行中的均衡问题,为优化问题和均衡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统一框架。本文重点研究了产品差异和企业社会责任这些因素对生态产业链动态均衡的影响,通过建立生态产业链动态均衡的Ⅵ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对国内、外有关EIC的研究方向、方法及进展做了分析概述;从经济学角度,对推动EIC运行的内在动力源、外在动力源等影响EIC动态均衡的主要激励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介绍了Ⅵ理论方法发展概况,以及其在各领域研究的应用及优势。
   2.研究了产品差异下EIC动态均衡的Ⅵ模型构建问题。基于EIC中生产者企业生产新产品、再制造产品存在差异,消费者企业对二者有不同偏好和需求,以及政府对分解者企业的补贴政策等所产生的激励效益等对生态产业链动态均衡的影响,对各层企业的最优性条件进行分析,建立相应Ⅵ模型,证明解的存在性,利用Lingo、Matlab等软件工具求解,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3.针对EIC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产生的激励效益及其对EIC中各层企业决策的影响,构造了以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和利益相关者关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涉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企业的多层次多标准的超网络模型。利用Ⅵ构建了各层企业及整个EIC的动态均衡条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内在激励对EIC动态均衡的影响;通过对Kalunborg生态工业园中具体生态产业链进行分析,验证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提高EIC整体效益,政府激励效益可以弱化EIC边际交易成本;随着EIC中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增强,其交易量、利润、成本收益及EIC的整体收益将提升,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Ⅵ建模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