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现代视角下的身份认同:《梦娜在希望之乡》
【6h】

后现代视角下的身份认同:《梦娜在希望之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Gish Jen and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1.1 Gish Jen and Her Main Literary Works

1.2 About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1.3 Background of this Fiction

Chapter Two Postmodernism in Fiction

2.1 The Rise of Postmodernism

2.2 Core Concepts of Postmodernism

2.3 Postmodernism and Identification

Chapter Three Diverse Identities in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3.1 A Jewish Chinese American

3.2 Shifting Identity of Callie

3.3 Fluid Identity of Seth

3.4 Dual Identity of Ralph and Helen

Chapter Four The Formation of Mona’s Identity

4.1 Mona’s Confusion about Identity

4.2 Searching for Identity

4.3 Mona’s Promised Land

Chapter Five Cause Analysis of Mona’s Multicultural Identity

5.1 Self-Realization-Mona’s Promised Land

5.2 Mother Helen-the Opposition to Mona’s Values

5.3 Growth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

5.4 Struggling against Racial Discrimination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Appendix

展开▼

摘要

任碧莲是当今华裔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美国移民的第二代作家,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代表作品包括:《典型的美国人》《梦娜在希望之乡》《爱妻》以及短篇小说合集《谁是爱尔兰人》。《梦娜在希望之乡》是作家任碧莲的第二部代表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社会长大的第二代华裔女孩,张梦娜,在面对自己身份困惑的同时历经选择、成长的故事。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解读《梦娜在希望之乡》一书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二代华裔作家的任碧莲的代表作品《梦娜在希望之乡》,一方面沿袭了华裔文学作品的经典主题—身份观主题;另一方面,颠覆了传统的种族及身份观念,即认为身份是固有的,唯一的,是一成不变的。主人公梦娜成长于美国白人社会,接受美国的学校教育,有着中国家庭的思想传统熏陶,却最终义无返顾的选择了信仰犹太教,并且认为身份是流动的,是可以根据意愿和经历随之改变。这是一种不同于先前华裔文学作品的崭新、多元、杂合的身份观,这种多元主义的身份观念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内在不确定,杂糅以及多元主义,而主人公梦娜对于身份的困惑,追寻以及身份的整合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是相吻合的。这种崭新的身份观对于其他的华裔文学移民类小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旨在着力阐释《梦娜在希望之乡》一书主人公的身份建构过程以及成因,并着力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角度分析其身份特征,以期达到证明小说主人公梦娜的身份建构过程体现了后现代理论特色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