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苯胺负载氧化亚铜磁性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6h】

聚苯胺负载氧化亚铜磁性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酚类污染物介绍

1.2 含酚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

1.3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

1.4 氧化亚铜概述

1.5 聚苯胺概述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PANI/Cu2O/Fe3O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部分

2.2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3.3 Cu2O/Fe3O4光催化剂降解对苯二酚

3.4 PANI/Cu2O/Fe3O4光催化降解PNP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催化动力学研究及光催化机理分析

4.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4.2 HQ和PNP的光降解动力学分析

4.3 光催化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半导体纳米催化剂具备独特的光电转化性质,在污水治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氧化亚铜(Cu2O)是半导体催化剂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但它的缺点是容易发生光腐蚀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对于光催化反应,除了要提高光催化性能,还必须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并能够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回收,显然,依靠单一的Cu2O光催化剂很难满足全部要求。聚苯胺(PANI)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在Cu2O表面负载PANI可以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进而增强催化剂的性能。因此,本论文的工作是制备Cu2O/Fe3O4和PANI/Cu2O/Fe3O4两种复合光催化剂并分别测试它们的光催化活性,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采用Fe3O4纳米微球和CuCl2·2H2O为原料,以NH2OH·HCl为还原剂制备具有顺磁性的壳-核型Cu2O/Fe3O4纳米颗粒;以苯胺和对甲苯磺酸(PTS)为反应物,(NH4)2S2O8为引发剂合成PTS掺杂的PANI,并将其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将制备出的Cu2O/Fe3O4纳米颗粒分散在上述溶液中,经过12 h的机械搅拌得到PANI负载的Cu2O/Fe3O4复合光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固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对负载前和负载后催化剂进行表征。
  以对苯二酚(HQ)为底物研究了Cu2O/Fe3O4的催化性能,考察溶液pH、催化剂的加入量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以更难降解的对硝基苯酚(PNP)为底物,测试PANI/Cu2O/Fe3O4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效率,通过改变降解条件分析影响光催化降解的因素,测试催化剂的光稳定性。还以HQ为降解物比较Cu2O/Fe3O4和PANI/Cu2O/Fe3O4两种催化剂的光降解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负载PANI后的催化剂的降解效率为95%,与负载前相比提高了5%。测试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5次循环降解,催化效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PANI的负载抑制了Cu2O的光腐蚀。
  以HQ和PNP为底物,分别考察分析Cu2O/Fe3O4和PANI/Cu2O/Fe3O4对HQ和PNP的降解过程动力学模型;研究光催化机理,对催化剂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机制进行阐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