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柔性CIGS太阳电池的性能研究与仿真建模
【6h】

柔性CIGS太阳电池的性能研究与仿真建模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CIGS(Copper indium gallium selenide)薄膜太阳电池,是目前转换效率最高的薄膜太阳电池技术之一,代表了当前最有前景的薄膜太阳电池技术。柔性衬底上CIGS薄膜太阳电池在商用、民用和军用等方面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市场,对柔性CIGS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的提升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碱金属掺杂和改善背接触性能两种提升电池性能的方法,通过仿真建模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了基于聚酰亚胺衬底上的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性能。 第一部分建立了缺陷钝化模型,计算分析认为对OVC(Ordered Vacancy Compound)层和吸收层表层进行钝化对CIGS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的提升起到主要作用,为了保证电池性能,应该使钝化区长度大于空间电荷区长度。单从缺陷钝化模型角度考虑,相同制备条件下采用后掺杂Na的效果要优于前掺杂Na。采用不同碱金属掺杂方式制备了样品,发现碱金属的加入会从生长动力学方面影响CIGS薄膜的质量,不论采用哪种掺杂方式,这验证了碱金属的缺陷钝化作用对电池性能的改善。 第二部分建立了背接触模型,对CIGS吸收层与背接触层Mo之间的p型MoSe2界面层进行了仿真分析,Mo/MoSe2为肖特基型接触,MoSe2/CIGS为欧姆接触,MoSe2界面层在背接触Mo和吸收层CIGS之间形成了准欧姆接触,说明了生成MoSe2层对提升背接触性能的重要性。增加Mo的溅射功率会提升Mo表面的密度,从而增加MoSe2层的厚度。在前掺杂Na的处理方式下,会生成Na2Sex抑制MoSe2层生成,降低背接触性能。前掺杂Na使得吸收层底部晶粒更细碎以及对MoSe2层得抑制作用,都是导致前掺杂Na样品性能较低的原因。 本文制备的样品效率最高为11.05%,采用后掺杂Na和K处理,生成MoSe2层厚度约为110nm。

著录项

  • 作者

    孙昊昱;

  •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 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鹏海;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H1;
  • 关键词

    柔性; CIGS; 太阳电池; 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