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服装MTM的天津地区青年女性体型分类研究
【6h】

基于服装MTM的天津地区青年女性体型分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课题研究综述

1.1 课题研究现状

1.1.1 国内外体型研究现状

1.1.2 国内外人体体型数据库发展现状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数据采集

2.1 制定测量方案

2.1.1 测量对象的选定

2.1.2 测量样本量的确定

2.1.3 抽样方案的确定

2.2 测量设备介绍

2.2.1 VitusSmart三维人体扫描硬件系统

2.2.2 ScanWork人体自动测量软件系统

2.2.3 ScanWork软件系统的测量方法

2.3 测量项目

2.4 测量要求

2.4.1 测量环境要求

2.4.2 被测者着装要求

2.4.3 测量姿势要求

2.4.4 标记点的粘贴

2.5 测量流程

2.6 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减少办法

第三章 数据分析

3.1 数据的预处理

3.1.1 数据文件的建立

3.1.2 信度分析

3.1.3 探索性分析

3.1.4 样本正态性检验

3.1.5 对称部位数据处理

3.1.6 新变量的设置

3.2 基本统计量分析

第四章 体型分类

4.1 相关分析

4.1.1 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

4.1.2 相关分析的结果

4.2 使用因子分析确定体型特征指标

4.2.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4.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4.2.3 因子分析结果

4.3 确定体型特征指标

4.4 体型分类

4.4.1 分类方法的选择

4.4.2 聚类分析

第五章 号型规格设置

5.1 中间体特征指标数值的确定

5.2 特征指标分档数值的确定

5.2.1 线性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

5.2.2 特征指标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5.3 与号型和特征指标分档值国家标准之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服装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现有GB/T1335-1997的体型分类标准己无法满足需要。本文针对此情况提出,利用法国力克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系统采集天津地区青年女性体型数据,建立针对该群体的人体体型数据库,制定相应的服装号型标准,以期满足服装MTM生产的需要,指导地域性服装生产。
   本课题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人体左右对称部位的测量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即可用一侧数据代替另一侧数据,大大缩小了数据分析的工作量。
   2.将测量数据与GB/T1335-1997初步比较发现,天津地区青年女性身高较高,但围度方面体型间差异较大。
   3.使用因子分析提取方差累计贡献率达75%的七个因子,分别是:高度因子、围度因子、躯干长度因子、体厚因子、体长因子、臀厚因子和肩部形态因子。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目标群体的13个体型特征指标,分别是:身高、下体长、颈椎点高、臂长、胸围、腰围、臀围、颈中围、背长、胸厚、颈臀距、臀厚、肩宽。
   4.以13个体型特征指标为分类依据,使用K-Means聚类法将体型划分为A、AB、Y、YB四类,并设置了号型,确定了各体型中间体的数值和13个特征指标的分档值,运用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特征指标与身高、胸围的线性回归关系,为地域性服装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5.通过对号型和人体特征值分档的现行国家标准与本课题结论的比较性研究,对服装结构理论提出修正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