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粗纺高支毛/绒混纺纱的开发与工艺研究
【6h】

粗纺高支毛/绒混纺纱的开发与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概述

1.1 概念意义

1.2 常见羊绒混纺产品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纺制高支粗纺毛/绒混纺纱的可行性分析

2.1 纺纱原料的要求

2.1.1 羊绒原料的选择

2.1.2 羊毛原料的选择

2.1.3 原料混纺比

2.1.4 细度与纤维可纺性能的关系

2.2 设备要求

2.2.1 梳毛机

2.2.2 奥克蒂尔(OCTIL)公司的粗纺梳毛机

2.2.2 细纱机

2.2.3 络筒、并线、倍捻

2.3 车间温湿度要求

第三章 纺纱前准备试验研究

3.1 最佳毛条切断长度的确定

3.2 染色对纤维的损伤情况分析

3.2.1 染色pH对羊毛损伤的影响

3.2.3 染色对纤维物理指标的影响

3.2.3 染色中羊毛纤维的保护

3.3 纺纱效率对比分析

3.3.1 测试条件

3.3.2 效率分析

第四章 纱线的设计与制备

4.1 纱线设计

4.1.1 纱线基本工艺参数

4.1.2 纱线物理指标要求

4.2 纺纱工艺

4.2.1 和毛工艺分析

4.2.2 梳毛工艺及生产中注意的问题

4.2.3 细纱工艺及生产中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4.2.4 络筒、并线、倍捻工艺及生产中注意的问题

4.3 纱线试验制备工艺

4.3.1 纺纱试验分析

4.4 成纱品质分析

第五章 针织衫样品制作及服用性能分析

5.1 编织拉密

5.2 后整理洗缩工艺及注意事项

5.2.1 后整理洗缩工艺

5.2.2 洗缩时应注意的问题

5.3 成品品质指标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羊绒纤维和不同类型的羊毛纤维的特性,确定了纺制高支粗纺毛/绒混纺纱的配绒要求、所使用的羊毛类型、羊毛条的切断处理方式,并按照最佳的混纺比安排了纺纱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分析了染色对纤维的损伤情况,并通过试验使用羊毛保护剂有效的减少这类损伤,确保了纱线品质。在实际的纺纱试验过程中,对各道工序的工艺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纺纱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生产出了合格的适合大规模推广的高支粗纺毛/绒混纺纱线。在成衣生产过程中,确定了最佳的编织拉密、后整理洗缩工艺、成衣质量控制标准,使得产品的具有接近羊绒的手感风格和良好的服用性能。本研究纺纱的工艺过程为和毛、梳毛、细纱、络筒、并线、倍捻,是典型的粗梳毛纺生产工艺。在工艺的调整和优化方面,重点对梳毛设备进行了调整,确定了生产高支粗纺毛/绒混纺纱梳毛机的隔距、速比和三段牵伸,使得纤维得到充分的梳理,保证了成纱的条干均匀度。本研究从原料的选配到纱线生产的各道工序到成品质量的控制,都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控制标准,这些标准都高于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或是行业标准。这些标准都是结合试验和生产的实际制定的,既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又能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可操作性很强。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粗纺高支毛绒混纺产品从原料选配,到纺纱,到成品制作的一系列工艺过程及工艺中控制的重点。这是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新产品开发方式,希望各位同行能从中得到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金永乐;

  •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 学科 纺织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姚金波,高丽忠;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106.41;
  • 关键词

    粗纺高支毛; 混纺纱; 手感风格; 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