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饮用水循环絮凝-膜过滤工艺及膜污染影响分析
【6h】

饮用水循环絮凝-膜过滤工艺及膜污染影响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循环絮凝-膜过滤(CF-MF)工艺利用澄清池中的残留絮体具有较强的接触活性,能够进一步被利用。与混凝-膜过滤(C-MF)相比具有出水水质好、节省药剂、延缓膜污染等特点。本文针对滦河水的水质特点,采用CF-MF工艺做了一系列研究。
   首先,选取FeCl3作为混凝剂,采用CF-MF工艺,通过调节混凝剂与泥渣浓度比例,考察出水水质变化。结果表明,当混凝剂和泥渣浓度为6mg/L和10mg/L时,出水水质与C-MF下20mg/L混凝剂效果相同,此时出水已经达到水厂出水标准,可不经过砂滤直接向用户供给。
   其次,通过对膜污染的观察发现,循环絮凝能够有效的延缓膜污染。C-MF工艺中,综合膜污染参数(UMFI)为0.001,CF-MF中,UMFI=0.0004。经研究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其一,通过对有机物亲疏水特性的研究发现,膜污染主要由亲水性有机物造成,循环絮凝能够提高亲水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延缓膜污染。水中的比紫外吸光度(SUVA)能够反映膜污染程度,出水中SUVA值越高,膜污染越严重。其二,通过研究絮体形态变化时发现,循环絮凝能够有效的提高絮体的粒径和分形维数,使絮体更大,结构更不规则。当混凝剂与泥渣浓度分别为6mg/L和10mg/L时,絮体的粒径和分形维数达到最大,分别为565.416μm和1.342。这种絮体能够降低滤饼层的比阻力,延缓膜污染。但是,当混凝剂与泥渣浓度比例过高时,UMFI升至0.0007。
   最后,通过研究混凝剂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混凝停留时间、混合方式和搅拌速度、絮凝方式对Fe3+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循环絮凝能够通过泥渣循环利用的方式提高混凝剂的利用率,降低出水中Fe3+浓度,有效防止“后絮凝”现象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