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档轻薄棉型色织面料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6h】

高档轻薄棉型色织面料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轻薄棉型色织面料的发展流行趋势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轻薄棉型色织面料纱线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2.1 棉纤维原料的性能

2.1.1 棉纤维的长度

2.1.2 棉纤维的线密度

2.1.3 棉纤维的强度

2.1.5 棉纤维的含水和含杂

2.2 原料的选配

2.3 纺纱工艺的要求

2.3.1 环锭纺

2.3.2 紧密纺

2.3.3 赛络纺

2.3.4 环锭纺、紧密纺、赛络纺之间的性能对比

2.4 纱线的测试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纱线性能对于织物的性能影响的分析

3.1 测试方法说明

3.2 数据筛选整理

3.3 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整理方式对于轻薄色织面料性能的影响

4.1 整理方式概述

4.1.1 常规整理的工艺流程

4.1.2 易烫整理的工艺流程

4.1.3 AP整理的工艺流程

4.1.4 液氨整理的工艺流程

4.1.5 碳素磨毛整理的工艺流程

4.2 后整理方式对色织面料性能的测试分析

4.3 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轻薄棉型色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5.1 染纱工序

5.2 织造工序

5.2.1 织造的前准备

5.2.2 织造

5.3 后整理工序

5.3.1 烧毛工序

5.3.2 退浆工序

5.3.3 丝光工序

5.3.4 定型工序

5.3.6 磨毛工序

5.4 轻薄棉型色织面料的生产工艺解读

5.4.1 工艺设计

5.4.2 染纱工艺

5.4.3 浆纱工艺

5.4.4 织造工艺

5.4.5 验布、修整

5.4.6 后整理工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从纱线结构、原料配比方面上看

6.1.2 从纱线强力及织物密度对于色织面料强力的影响

6.1.3 从后整理方式对于色织面料的影响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对于环保及保健意识的加强,人们的服装性能的要求越来越追求返璞归真,天然纤维面料更加受到消费者欢迎,同时对面料的风格、性能、花色品种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在众多色织面料产品中选取了轻薄棉型色织面料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本文首先在分析棉型轻薄面料原料选用的基础上,对比环锭纺、紧密纺、赛络纺三种不同纺纱工艺下的原纱指标,比较了各类纱线在强力、条干、毛羽方面的指标优劣;其次阐述了棉型色织企业设计开发高档轻薄色织棉型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然后选取线密度小于14.5tex,经密大于470根/10cm,纬密大于275根/10cm的府绸面料进行强力测试分析,探讨了纱线结构对面料拉伸强力和撕裂强力的影响因素;最后筛选了轻薄棉型色织面料较为典型的四种整理方式,即常规整理、易烫整理、AP整理、碳素磨毛整理,分析了后整理工艺对于轻薄色织面料的性能,如水洗尺寸稳定性、拉伸强力、撕裂强力、洗后外观(抗皱)等方面的影响。
  本课题研究结论如下:1、纱线性能:同样的线密度条件下,紧密纺的强力优于赛络纺,而赛络纺的强力要又优于普通环锭精梳纱,原料棉纤维中添加了长绒棉之后,强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线密度越细,强力呈下降趋势。条干方面,普通环锭纺比较不稳定,数据离散,赛络纺的纱线条干性能优于紧密纺,长绒棉的添加也能改善纱线的条干不匀率;相同线密度纱线,紧密纺纱线毛羽最优,环锭纺精梳纱线毛羽偏高,赛络纺纱线居中,长绒棉的添加有利于控制毛羽的产生。2、织物性能:在既定的面料密度或是紧度下,如果增加面料的拉伸强力,可通过增加织物密度和采用强力较高的纱线来实现;而如果要求提高织物的撕裂强力,必须主要考虑使用强力较高的纱线及适当降低织物密度来实现。3、后整理对面料性能的影响:易烫整理、AP整理的尺寸稳定性要好于常规整理、碳素磨毛整理的面料;对于面料拉伸和撕裂强力的损伤大于碳素磨毛的产品;易烫整理、AP整理影响织物的滑移性能;相对于易烫整理,AP整理达到的抗皱效果更好。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高档轻薄棉型色织产品的原料选型、纱线与织物的生产工艺以及新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