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阻燃家用纺织品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6h】

自阻燃家用纺织品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1.1.1 国内发展状况

1.1.2 国外发展状况

1.2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

1.2.1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1.2.2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标准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纺纱工艺

2.1 纺纱原料与设备

2.1.1 纺纱原料

2.1.2 纺纱设备

2.2 纺纱工艺流程

2.2.1 开清工序

2.2.2 梳理工序

2.2.3 成条、并条工序

2.2.4 粗纱工序

2.2.5 细纱工序

第三章 混纺纱l生能测试与分析

3.1 混纺纱的断裂强伸度测试与分析

3.2 混纺纱的毛羽

3.3 混纺纱条干均匀度

3.4 混纺纱的燃烧性能

3.5 加权Borda数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阻燃织物的织造

4.1 织造原料的选择与确定

4.2 织造设备

4.3 合股并捻工序

4.4 织造工艺流程

4.4.1 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4.4.2 上机织造

第五章 织物性能测试与分析

5.1.3 织物基本参数

5.2 织物阻燃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5.2.1 织物阻燃性的测试

5.2.2 织物阻燃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5.3 织物透气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5.3.1 织物透气性能的测试

5.3.2 织物透气性能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5.4 织物透湿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5.4.1 织物透湿性能的测试

5.4.2 织物透湿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5 织物拉伸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5.5.1 织物拉伸性能的测试

5.5.2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6 织物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5.6.1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指标的建立

5.6.2 矩阵A的归一模糊化

5.6.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6.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家用纺织品被用来装饰和美化生活,与消费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根据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对现代火灾事业的调查,由纺织品燃烧引起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床上用纺织品和室内装饰用纺织品造成的火灾占主要因素,因此对阻燃家用纺织品的研究刻不容缓。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阻燃家用纺织品都是通过后整理方法得到的,通过后整理得到的阻燃纺织品存在阻燃性不耐洗涤、透气性和透湿性差等问题,制约了阻燃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因此,开发自阻燃家用纺织品,使其具有永久的阻燃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为了研究自阻燃家用纺织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获得阻燃效果最优的阻燃织物,首先在试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阻燃黏胶、芳砜纶、普通黏胶、阻燃涤纶为原料,纺制了不同混纺比、不同细度的芳砜纶/阻燃黏胶混纺纱、阻燃黏胶/普通黏胶混纺纱和阻燃黏胶/阻燃涤纶混纺纱;对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条干均匀度和燃烧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通过加权Borda数法对纱线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芳砜纶/阻燃黏胶60/41(31tex)混纺纱的综合性能最好,芳砜纶/阻燃黏胶61/41(25tex)混纺纱次之,阻燃黏胶/阻燃涤纶51/51(31tex)混纺纱的性能最差。其次,将相同细度相同混纺比的混纺纱进行合股加捻后,在数字小样织机(机织)上进行试织,并对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进行测试,根据阻燃性测试结果,最终选择芳砜纶/阻燃黏胶混纺织物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
  最后,本课题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混纺比、纱线细度、织物经密、组织结构对混纺织物的阻燃性、透湿性、透气性和断裂强力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混纺比是影响芳砜纶/阻燃黏胶混纺织物损毁长度和断裂强力的主要因素,芳砜纶含量增加,芳砜纶/阻燃黏胶混纺织物损毁长度减小,断裂强力增加;经密是影响其透气性的主要因素,经密越大,芳砜纶/阻燃黏胶混纺织物透气性降低;组织结构是影响其透湿性的主要因素,在平纹、2/1右斜纹和3/1右斜纹中,3/1右斜纹组织的透湿性最好。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织物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最终选取芳砜纶/阻黏胶的混纺比为61/41,纱线细度为25×2tex,经密为311根/10cm,组织结构为3/1右斜纹的#2织物是9组芳砜纶/阻燃黏胶混纺织物中综合性能最优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