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型合成氨装置的变换工艺
【6h】

中小型合成氨装置的变换工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CO变换方法简介

1.2国外CO变换工艺

1.3国内CO变换工艺

1.3.1中串低工艺

1.3.2中-低-低工艺

1.3.3全低变工艺

1.4研究内容

第二章变换催化剂及变换工艺研究

2.1中变催化剂

2.1.1中变催化剂的使用情况

2.1.2 Fe-Cr系中变催化剂的过度还原

2.1.3中变催化剂的粉化

2.2 Co-Mo系变换催化剂

2.2.1 Co-Mo系变换催化剂的使用情况

2.2.2 Co-Mo系变换催化剂的中毒或失活

2.2.3 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主要特点

2.3 Co-Mo系耐硫催化剂与全低变工艺

2.3.1节能的全低变工艺

2.3.2联醇生产的变换工艺

2.3.3全低变工艺的经济性

2.4变换工艺的新进展

2.4.1无饱和塔变换工艺

2.4.2无填料的饱和热水塔工艺

2.4.3变换兼有机硫转化工艺

2.4.4其他技术

第三章生产改造方案

3.1生产现状

3.2改造前工艺流程简图

3.3改造方案

第四章技术改造效益分析

第五章结论

主要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以煤为原料的中小型合成氨装置的变换工艺。对目前广泛使用的Fe-Cr系中变催化剂和Co-Mo系低变催化剂的性质作了分析,并结合与其相适配的中-低-低和全低变工艺进行了研究,全面地比较了两种工艺的优缺点。基于变换工段可以达到外供蒸汽零消耗的理论依据,从合成氨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达到“外供蒸汽零消耗”的技术途径。结合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原合成氨系统的生产现状,做出了变换工段的生产改造方案。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合成氨系统,降低合成氨变换工段蒸汽的消耗、降低系统阻力、提高生产能力,以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也可以作为其他中小型合成氨装置变换工艺生产操作、技术改造和工艺路线选择的参考。本文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变换工艺(中变串低变工艺、中-低-低工艺、全低变工艺)进行了系统比较和研究。并进一步利用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的手段,重点对Fe-Cr系中变催化剂的过度还原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其不利影响。 本文的变换工段“外供蒸汽零消耗”可操作性较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