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风险及技术手段研究
【6h】

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风险及技术手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分析

2.1产生不良贷款的宏观因素

2.2不良贷款产生的微观原因分析

2.3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第三章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及技术手段概述

3.1信贷组织结构

3.2农行授信制度概述

3.3农业银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概述

3.4农业银行信贷业务受理审查、审批制度概述

3.5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制度

3.6农行对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识别技术手段

第四章农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美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比较分析

4.1西方主要信用评级方法

4.2信用风险管理的神经网络模型

4.3中国信用风险风险防范制度与西方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农业银行现行风险防范制度在运行中的主要缺陷

5.1农行现行客户评价制度的缺陷

5.2农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中的主要问题

5.3贷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案例分析

6.1某郊区支行职工李东健(化名)违规办理贷款案

6.2创业贷款从宠儿到弃婴

6.3贷前防范风险的典型案例

第七章改变农业银行现状的主要方法研究

7.1在国家的主导下,改变农业银行运行的外部环境

7.2银行内部改造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外资银行的竞争和不良贷款率较高的现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适合中国特点的,准确的、便于操作和量化的贷款风险管理方法。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及内外部环境分析,通过对目前农业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方法、贷款流程、贷后管理等信贷业务的介绍,联系国外先进信贷风险管理办法,提出了改进农行风险管理现状的主要方法。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详细分析,阐述了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说明了银行风险防范要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制度的再造上入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