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膦酸-D-核糖类似物的合成
【6h】

1-膦酸-D-核糖类似物的合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膦酸及其类似物的总述

1.2磷酸及其膦酸类似物物化性质的比较

1.3膦酸糖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1.3.1 Michaelis-Arbuzov反应

1.3.2 Horner-Emmons烯化反应

1.3.3 Mitsunobu环合反应

1.4膦酯糖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第二章实验路线设计

2.1目标化合物及其合成研究目的

2.2亚甲基二膦酸四乙酯(TEMDP)的合成

2.3 1-亚甲基膦酸二乙(甲)酯-β-D-呋喃核糖[5a(5a′)]和1-亚甲基膦酸二乙(甲)酯-α-D-呋喃核糖[5b(5b′)]的合成

2.3.1路线一

2.3.2路线二

2.3.3路线三

2.4 1-亚甲基膦酸二特戊酰氧甲基酯-β-D-呋喃核糖(14a)和1-亚甲基膦酸二特戊酰氧甲基酯-α-D-呋喃核糖(14b)的合成

2.4.1路线一

2.4.2路线二

第三章实验部分

3.1原料及仪器

3.1.1原料的规格和来源

3.1.2实验和分析仪器

3.1.3溶剂精制

3.2亚甲基二膦酸四乙酯(TEMDP)的合成

3.3 1-亚甲基膦酸二乙(甲)酯-β-D-呋喃核糖[5a(5a′)]和1-亚甲基膦酸二乙(甲)酯-α-D-呋喃核糖[5b(5b′)]的合成

3.3.1路线一

3.3.2路线二

3.3.3路线三

3.4(二特戊酰氧甲基)-1-亚甲基膦酸-β-D-呋喃核糖(14a)和(二特戊酰氧甲基)-1-亚甲基膦酸-α-D-呋喃核糖(14b)的合成

3.4.1路线一

3.4.2路线二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

4.1(二烷基酯)-1-亚甲基膦酸-D-呋喃核糖端头异构体的合成研究

4.1.1路线一

4.1.2路线二

4.1.3路线三

4.1.4 小结

4.2(二特戊酰氧甲基)-1-亚甲基膦酸-D-呋喃核糖(14)的合成研究

4.2.1路线一

4.2.2路线二

4.2.3 小结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糖苷磷酸及其相应的磷酸二酯的膦酯类似物由于具有不易被普通磷酸酶水解的C-P键,因而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本文合成的1-膦酸二烷基酯-D-核糖类似物是合成众多重要膦酯化合物的中间体. 本文以D-核糖为原料,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保护羟基,通过Homer-Emmons反应合成1-膦酸二酯-D-核糖的α、β端头异构体,以优化其合成分离方法: 路线一利用Homer-Emmons两相反应在2,3-O-异丙叉基-5-O-三苯基甲基-D-呋哺核糖上引入膦酰酯基.生成膦酯糖的端头异构体极性甚是相近而局限于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之后用三氟乙酸脱除保护基,得目标产物,平均收率为30﹪. 路线二通过2,3-O-异丙叉基-5-O-三甲基乙酰基-D-呋喃核糖与亚甲基二膦酸四乙酯(TEMDP)反应,得到2,3-O-异丙叉基-5-O-三甲基乙酰基-1-亚甲基膦酸二乙酯-D-呋喃核糖,然后用乙醇钠脱去酰基保护基.此时,分离α、β端头异构物,而后再将其分别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目的产品,平均总收率为36﹪. 路线三则是用2,3,5-O-三苄基-D-呋喃核糖通过Horner-Emmons反应形成膦酯糖,分离端头异构体,然后分别用Pd/C在H<,2>条件下还原得目的产物,平均总产率为40﹪. 同时本还对(二特戊酰氧甲基)-1-膦酸-D-核糖的合成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利用分离的2,3,5-O-三苄基-1-膦酸二甲酯-D-呋喃核糖端头异构体与特戊酰氧甲基氯发生酯交换反应,还是采用苄基保护的D-核糖伯醇衍生物与亚甲基二膦酸四特戊酰氧甲基酯发生Homer-Emmons反应,两种方法都未能得到目标产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