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合成研究
【6h】

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合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的结构性质

1.1.1结构

1.1.2物化性质

1.2 BZT的应用

1.2.1合成材料

1.2.2化妆品

1.2.3采光材料

1.3 BZT的合成工艺进展

1.3.1一步还原法

1.3.2二步还原法

1.3.3还原工艺路线的选择

1.4本文研究意义及路线选择

1.4.1研究意义

1.4.2主要内容

第二章实验与分析

2.1原料与试剂规格

2.2实验装置

2.3产物的定量及定性分析方法

2.3.1产品的定量测定

2.3.2收率的计算方法

2.3.3产品的定性分析

第三章UV-P的合成

3.1 UV-P的合成原理

3.1.1 UV-P偶氮染料的合成

3.1.2偶氮染料的还原闭环原理

3.2实验操作步骤

3.2.1重氮化

3.2.2偶合反应

3.2.3一步还原

3.2.4二步还原

3.3 UV-P还原工艺条件优化

3.3.1溶剂的影响

3.3.2氢氧化钠加入量的影响

3.3.3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3.3.4还原剂用量的影响

3.3.5温度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3.3.6时间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3.3.7最优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3.3.8产品的分离提纯

3.5锌粉法与水合肼-保险粉法比较

3.6合成产物表征分析

3.6.1分析的样品来源

3.6.2产物熔点测定

3.6.3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3.6.4质谱谱图分析

第四章UV-MBHPP的合成

4.1 UV-MBHPP的合成原理

4.1.1 UV-MBHPP偶氮染料的合成

4.1.2 UV-MBHPP偶氮染料的还原闭环

4.2 UV-MBHPP的合成操作步骤

4.2.1重氮化

4.2.2偶合反应

4.2.3还原环化

4.2.4酯化

4.3合成产物表征分析

4.3.1分析的样品来源

4.3.2产物熔点测定

4.3.3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4.3.4质谱谱图分析

第五章反应机理探讨

5.1重氮化

5.1.1胺与亚硝酸的重氮化

5.1.2芳基重氮盐的反应

5.2影响重氮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5.2.1酸的用量

5.2.2无机酸的性质

5.2.3无机酸浓度

5.2.4芳胺的碱性

5.2.5温度

5.3还原环化

5.4 UV-P合成机理研究

5.4.1邻硝基苯胺重氮化

5.4.2重氮偶合

5.4.3还原环化

5.4.4机理的论证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2-(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BZT)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添加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UV—P)是该类产品有代表性的一种产品。目前普遍采用的锌粉还原法由于工艺复杂且存在环境污染的不足,开发清洁高效的合成方法具有很好的工业化价值。 本文研究了两步还原法合成UV—P的合成工艺,通过对多种还原剂的比较,确定了用水合肼和保险粉还原制备UV—P的工艺路线。先用水合肼还原偶氮染料得到中间体氮氧化物,染料几乎完全转化成了中间体氮氧化物。然后用保险粉还原中间体氮氧化物为最终产品,优化了还原工艺。得到的适宜的工艺条件:氮氧化物、溶剂、保险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34.4:1.6:5,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8%,反应温度为81℃,反应时间为1h,UV—P的收率为92~93%。采用IR和MS表征方法,对UV—P以及中间体产物偶氮染料和氮氧化物进行了结构定性。 探索合成了新型苯并三唑光稳定剂2-[2-羟基-3-叔丁基-5-(3-丙酸甲酯基)苯基]-2H-苯并二唑(UV—MBHPP),并对合成的UV—MBHPP、偶氮染料和中间体氮氧化物进行了IR和MS表征。 本文还探讨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的反应机理,并结合UV—P的各步反应进行了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