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研究
【6h】

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问题的提出

1.1.2问题的背景

1.1.3研究现状概要

1.1.4研究意义

1.2研究框架

1.3本文结构

第二章 股票指数期货的基本理论

2.1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

2.1.1持有成本理论

2.1.2价格预期理论

2.1.3小结

2.2期货市场的有效性

2.2.1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信息传导

2.2.2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界定

2.3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

2.3.1Johansen协整检验模型

2.3.2误差修正模型

2.3.3 P-T模型

2.3.4 I-S模型

2.3.5 GS方法

2.4基本随机过程及微分定理

2.4.1基本随机过程

2.4.2微分定理

第三章 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金融期货市场竞争分析

3.1引言

3.2文献综述

3.3广义Lotka-Volterra模型

3.3.1模型的基本结构

3.3.2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3.3.3模型的经济学意义

3.3.4金融期货市场竞争的模型解释

3.4考虑监管的Lotka-Volterra模型改进

3.4.1考虑监管的一元Lotka-Volterra模型

3.4.2考虑监管的二元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

3.4.3修正模型的经济学意义

3.5实证研究

3.5.1离散化模型的提出

3.5.2实证分析

3.5.3结论

3.6小结

第四章 市场不完美条件下的股票指数定价模型

4.1引言

4.2文献综述

4.2.1持有成本模型和股票指数期货中的定价误差

4.2.2交易成本和卖空限制

4.2.3季节性红利支付和税负

4.2.4随机利率

4.2.5随机波动性

4.2.6不完美市场

4.3不完美市场条件下基于随机利率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

4.3.1模型假设

4.3.2模型推导

4.3.3定价方程中的参数解释

4.4其他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

4.4.1利率分布为对数随机过程

4.4.2综合考虑随机利率和股票价格随机波动的情形

4.5小结

第五章 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

5.1引言

5.2文献综述

5.2.1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的封闭解

5.2.1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的封闭解

5.3有限差分法求解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票指数定价方程

5.3.1有限差分法

5.3.2有限差分法求解

5.3.3参数估计

5.3.4边界条件

5.4实证研究

5.4.1新加坡摩根台指期货与台湾股票指数期货

5.4.2沪深300指数期货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

5.5 小结

第六章 股票指数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的价格发现研究

6.1引言

6.2基本模型

6.3新加坡摩根台指期货与台湾股票指数之间的价格发现

6.3.1文献综述

6.3.2基本数据

6.3.3实证研究

6.3.4小结

6.4 H股期货与A股现货之间的价格发现

6.4.1文献综述

6.4.2基本数据

6.4.3实证分析

6.4.4小结

6.5沪深300指数仿真期货的价格发现研究

6.5.1基本数据

6.5.2实证分析

6.6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7.2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正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海外金融市场正加快与中国金融市场相关金融衍生产品开发的步伐。目前境外已有数种中国股指期货期权产品进行交易。面对境外市场接连上市的与我国现货指数相关的股票指数期货带来的压力,我国在2006年9月8日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今年将会上市其首个品种——沪深300指数期货。境外中国概念指数期货产品的推出可能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环境、投资者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加剧境内外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可能引发境内外市场之间程度不同的投机套利及违法行为。它将从两个渠道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一是境外中国股指衍生产品的推出对于未来中国推出自己的股指衍生产品的影响;二是境外中国股指衍生产品的推出对于国内股票市场的冲击。本文分别从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异地上市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对于新兴市场的现货市场和本土期货合约的冲击和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⑴利用理论生态学的有限增长模型和物种竞争模型,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框架下金融期货市场的稳定和演化问题。在有资源约束下的条件下,本研究引入了市场微观结构的量化因子,来构建市场的演进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以此得到市场结构的各种状态及其形成条件。模型的结论描述了一般意义上的市场非均衡状态竞争演变的稳定条件。 ⑵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往往波动剧烈,属于不完美的市场。于是在传统的完美市场的理论假设下推导出的定价模型在这些不完美市场中就不能完全适用,需要对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模型加以修正。本研究在经典的持有成本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红利支付,随机瞬时利率,股价的随机波动,以及市场的不完美程度等因素,推导出了不完美市场条件下基于随机瞬时利率和随机波动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方程。 ⑶使用有限差分法对不完美市场条件下基于随机利率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进行求解,并结合完美市场条件的基于随机瞬时利率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与持有成本模型,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分别对异地上市和本土上市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偏差进行实证分析,以比较本土合约和异地上市合约定价效率的高低。既Gonzala和Granger(1995)和Hasbrouck(1995)在价格发现研究的开创性工作以后,两种模型吸引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注意。然而对于现有文献对多维价格发现机制的关注还不够,对于标的相关却非同一的股票指数期货的价格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分别考虑了日内和日间数据,对异地上市合约、本土合约以及相关现货指数间的价格发现机制进行了研究。 ⑷本文的理论意义是采用了新的崭新的视角——理论生态学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来研究金融期货市场竞争演变,将有助于描述一般性的市场非均衡状态;不完美市场条件下基于随机瞬时利率的股票指数定价方程的推导将会丰富了股票指数定价模型理论;本文的研究对于增强我国金融期货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争夺金融资源,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