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GN基于SIP电话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h】

NGN基于SIP电话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课题背景

1.2 NGN概述

1.3课题的来源

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SIP概述

2.1 SIP的发展

2.2 SIP的应用领域

2.3 SIP的特点

2.4 SIP水平结构及SIP实体

2.5 SIP垂直结构及SIP分层

2.6 SIP会话操作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SIP会议系统模型

3.1引言

3.2紧耦合类型

3.3松耦合类型

3.4会议系统框架模型比较分析

3.5会议系统架构

第四章会议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4.1会议服务器简介

4.2会议服务器的结构

第五章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 Location Server服务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 Media Server:媒体服务器(MS)

第六章系统测试分析及结果

6.1测试的环境及组网图

6.2测试策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要求越来越快地获得信息,利用IP网络传播多媒体信息的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得以快速的发展。采用VOIP技术实现的电话会议系统提供了一种远程信息交换的途径,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通信要求,不但快速而且成本低,这已经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同。 现在的电话会议系统主流是基于H.323协议体系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al)是IETF在1999年提出的。2006年2月IETF又提出了RFC4353会议模型规范,这极大的推动了基于SIP电话会议系统的发展。而且SIP的架构简单,实现容易,应用灵活,它独有的第三方控制功能更是为会议系统提供了实现的必要条件。 本文在分析SIP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合理可行的电话会议系统设计方案。在会议模型上,采用了紧耦合式会议模型,有效的减少了会议服务器的负担;在功能上提供了点对点的通话,多种会议类型(包括预约式会议,临时会议,多方通话,即时会议),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交互语音应答业务,并给用户提供检索功能;在模块划分中,从逻辑上将系统划分为几大模块,然后在几大模块中再细分各个小的模块,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会议系统的实现。同时本文对混音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Intel的IPP软件包使编解码的速度有了质的提高,这极力的保障了会议的通话质量。 最后,基于上述设计方案的电话会议系统得以实现。经过测试,整个会议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