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钙钛矿型复合氟化物ABF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
【6h】

钙钛矿型复合氟化物ABF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引言

1.2钙钛矿型化合物的结构

1.2.1晶体结构

1.2.2钙钛矿化合物的非化学计量性

1.2.3钙钛矿化合物的吸附特性

1.2.4钙钛矿型复合氟化物的制备方法

1.3光催化法降解染料废水

1.3.1光催化法的研究背景

1.3.2光催化技术的优越性

1.3.3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1.3.4新型光催化剂

1.4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1.4.1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4.2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理论

1.5课题的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ABF3样品的制备

2.1.1实验所用药品

2.1.2实验主要仪器

2.1.3前驱体的制备

2.1.4高温固相法

2.2ABF3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表征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2透射电镜分析(TEM)

2.2.3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3样品光催化活性的测试

2.3.1主要实验仪器

2.3.2光催化降解实验

2.3.3光催化剂样品的红外谱图分析

第三章 ABF3钙钛矿型纳米材料的表征

3.1 ABF3样品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3.1.1 ABF3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3.1.2 ABF3样品的透射电镜分析(TEM)

3.2 ABF3样品的晶体结构

第四章 ABF3钙钛矿型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4.1光催化降解染料分子的反应机理

4.2ABF3样品的光催化降解结果分析

4.3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4.4光催化活性与B位原子的关系

4.4.1 KBF3(B=Mg,Ca,Sr,Ba)系列复合化合物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4.4.2 NaBF3(B=Cr,Fe,Co,Ni,Cu,Zn)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4.5表面吸附氧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ABF3复合氟化物,通过用XRD及透射电镜分析确定所制备的样品具有钙钛矿的晶体结构,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属于纳米级。通过光催化降解试验证实钙钛矿型ABF3复合氟化物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以可见光为光源,酸性红3B和KGL兰为降解对象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试验,并以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对系列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进行表征,进而利用IR、XRD、XPS等技术分析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钙钛矿型ABF3系列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与B位元素的离子半径、电负性及表面吸附氧有关。当B为同主族元素时规律更为明显,KBF3(B=Mg,Ca,Sr,Ba)系列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KMgF3>KCaF3>KSrF3>KBaF3。当B为过渡金属元素(B=Cr,Fe,Co,Ni,Cu,Zn)时,光催化活性除了受离子半径和电负性的影响外,还受B位原子d电子构型的影响,离子半径越大,dN越大,光催化活性越高;而其中的NaFeF3由于Fe离子的变价现象,光催化活性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