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起拱引起的技术、质量和经济问题研究
【6h】

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起拱引起的技术、质量和经济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混凝土受弯构件起拱的规范要求及课题研究意义

1.1混凝土受弯构件起拱的相关规范要求

1.2国内外研究动态、观点及课题研究意义

1.2.1一些错误观点和做法

1.2.2《规范》表述的意义解释

1.3课题的研究方法、设计及试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起拱理论分析与工程实例

2.1起拱的理论

2.1.1受弯构件挠度的计算

2.1.2受弯构件挠度限值

2.1.3构件挠度的发展与荷载、时间的关系

2.2工程实例

2.2.1工程实例的挠度测量值

2.2.2工程实例的挠度理论值

2.2.3结论

2.3起拱后钢筋受力原理

第三章起拱的技术分析、方案解决与质量控制

3.1起拱后构件正确的断面形式

3.1.1钢结构工程的处理方法

3.1.2砼结构工程的处理方法

3.2起拱带来的有关标高的技术要点

3.2.1理论标高与设计标高

3.2.2有装饰面层的梁、板底标高处理方法

3.2.3梁、板起拱引起的相关专业的技术问题

3.3梁、板起拱后模板的技术方案解决与质量控制

3.3.1施工顺序对模板技术方案解决的影响

3.3.2标高控制

3.3.3梁、板起拱后的模板加固

3.4梁、板起拱后砼的技术方案解决与质量控制

3.4.1传统施工方法

3.4.2可控制起拱梁、板砼厚度的钢制滚筒

3.5起拱后钢筋分项工程的技术方案解决与质量控制

3.5.1钢筋下料尺寸

3.5.2保证梁板断面有效几何尺寸的钢筋位置

3.5.3主次梁交叉区域钢筋摆放的原则

3.5.4主、次梁交叉区域,板筋绑扎的新方法

3.5.5钢筋绑扎的质量控制

3.6梁、板起拱后其他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第四章正确起拱方法的经济指标分析

4.1钢筋、模板

4.2混凝土

4.3地面、顶棚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起拱问题。起拱是为解决构件的挠度而采取的措施。由于现今施工技术领域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差,本文期望从设计及施工的技术、质量、经济方面得到较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方案。 首先本文根据工程实例进行了现场量测,得到挠度数值,又根据理论计算得出了长期荷载作用的挠度终值。并且参考了大量文献,与业界对挠度随时间发展的曲线对比,发现现场构件试验获得的施工后期及使用阶段的挠度数值与理论是相符的。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侧重技术方案的合理性。首先在设计阶段,应该对起拱值进行具体要求。并且对起拱带来的问题进行方案优化,得到较为可行的楼面做法方案。 施工方面,对现今普遍存在的通病,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提出了改进的措施。首先,从认识上确定梁、板起拱后,不能改变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分项,强调按主次原则放置主、次梁、板筋;混凝土分项,强调保证构件厚度;模板方面,强调底模如何起拱。由于方案可操作性较强、简便高效,在施工阶段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较为创新的工具,改进了一些工艺控制。在钢筋方面,提出负弯矩筋在两个方向交叉处互为分布筋的新观点;模板方面,研究并应用了新的脚手架体系,使得板双向起拱成为现实;混凝土方面,使用了保证顶面标高的新工具。 通过本文论述,使施工、设计领域达成共识,将问题技术解决在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最终使成本优化,产生社会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