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氨水循环爆破法对玉米秸秆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6h】

氨水循环爆破法对玉米秸秆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能源和环境压力迫使人们开始寻求新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生物质能以其资源丰富、低碳的优点成为新能源首选,但也面临着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的难题。预处理做为生物质能转化的一项关键技术,成为目前各国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氨预处理为基础,设计加工了一套氨水循环爆破预处理装置,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预处理过程中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物料含湿量和氨水流速对玉米秸秆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氨循环爆破法处理2~3cm玉米秸秆时,可以有效解离秸秆中木质素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包裹,增加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触面积。
   温度对玉米秸秆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当预处理温度从60℃上升到90℃时,纤维素含量增加17.13%,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17.73%:XRD分析结果表明,90℃处理条件下,秸秆表皮结晶度由0.5674下降至0.5611,秸秆芯部由于非结晶物质的去除,结晶度由0.4268上升至0.5435,此时葡聚糖酶解率为75.2%,木聚糖酶解率为90.0%。
   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时间过短则效果不明显,而时间太长又会造成酶解率下降。当预处理时间由9min延长到12min时,葡聚糖酶解率下降幅度达15.4%;木聚糖酶解率降低了4.61%。在本研究中,选取最优处理时间为9min。
   秸秆初始含湿量对半纤维素含量有较大影响,随秸秆含湿量的增加,预处理后秸秆中半纤维素含量增加,但是木聚糖酶解率下降。当物料含湿量由80%增加到120%时,木聚糖酶解率下降了12.67%。在本研究中,最佳物料含湿量为80%。
   氨水循环有助于木质素的去除,当氨水流速由1.5L/min上升至4.5L/min时,木质素含量由14.02%降至13.30%。但是氨水流速的增加对纤维素含量变化和葡聚糖酶解率并没有起到积极地作用。在氨流速为0、1.5、3、4.5L/min时,纤维素含量分别为42.26%、45.14%、42.14%和44.36%,并不呈现规律性,而葡聚糖酶解率则在氨水流速为0时达到最大,为76.8%。
   综合对比各种预处理条件下秸秆的纤维素含量和葡聚糖酶解率发现,氨水循环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最优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90℃,物料含湿量80%,处理时间9min,氨流速1.5L/min。在此条件下,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纤维素百分含量为50.45%,葡聚糖酶解率为75.6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