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与评价研究
【6h】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与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历史建筑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往人类文明物化的成果。历史建筑保护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最近数十年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历程,是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保护经验、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日臻成熟的过程,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获得了日益提高。但是目前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仍存在着诸多值得探讨与思考的地方,面临着从抽象的理论到具体实践的艰难跋涉。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中理论与具体实践之间的架构。这一问题的关键,即以价值理论作为纽带使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结为一体,将评价方法贯穿于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过程的前、中、后,使历史建筑的复杂性条理化、清晰化,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随意性与模糊性。
   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的现状和主要理论成果,对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在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以之作为本文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然后按照建筑材质的类别选择砖、石、木三种基本类型进行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价选择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重点以清水砖墙的保护修复为例,创新性的架构清水砖墙保护修复技术量化评价模型,形成今后保护修复工作的参考;最后构建了历史建筑修复后评价(PRE)过程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青岛常州路监狱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中,说明其应用方法并形成反馈建议,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对项目本身以及其他的历史建筑修复项目产生指导性的积极影响。
   将价值哲学和评价学的理论及方法引入到历史建筑保护修复领域。哲学领域的价值观念建立了“保护”从目的到结果的逻辑关系,完善了抽象片段的保护本体理念。而以价值哲学为指导,基于保护修复实践的贯穿于保护修复工作全过程的科学评价可以为原本模糊、随意的决策提供切实的依据。这一评价学的方法可以切实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不断进步,凶而评价工作有待于进行更广更细致的研究,以提高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实践水平。最后希望本文能对今后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影响,推动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