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制造业务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制造业务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经营绩效评价

2.1.1 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2.1.2 绩效与宏观经济变最之间的关系

2.2 股权结构

2.3 医药行业销售模式的沿革及分类

2.3.1 区域代理(底价承包)模式

2.3.2 制药企业下设办事处--自营终端模式

2.4 回归分析技术

第三章 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2009年度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3.1.1 医药行业增速放缓

3.1.2 医药重点子行业发展差异显著

3.2 2009年医药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3.2.1 2009年医药行业企业发展状况

3.2.2 2009年医药行业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3.3 2009年医药行业发展特征

3.3.1 总量扩容但结构将发生调整

3.3.2 兼并重组趋势增强及开始出现商业联盟

3.4.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存在问题分析

3.4.1 研发投入普遍不足

3.4.2 营销模式单一

3.4.3 股权结构不合理及公司治理亟需完善

3.5 中药当自强--中药在我国医药工业中的特殊地位

3.5.1 中药研发前景展望

3.5.2 中西医结合及中药现代化

第四章 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制造业务收入相关凶素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研发支出相关概述

4.1.2 本文中研发支出数据的获取

4.1.3 研发费用统计起止时段的选择

4.1.4 本文中研发支出比率的计算

4.2 研究方法

4.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3 实证分析

4.3.1 一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4.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第五章 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经营建议

5.1 进行股权结构优化

5.1.1 期权和期股

5.1.2 向央企转让股份

5.2 加大研发投入、规范研发信息披露

5.2.1 打造核心竞争力

5.2.2 规范相关信息披露

5.3 创新营销模式避免“红海”竞争

第六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医药板块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收入分为制造业务收入和商业业务收入,制造业务收入相对商业业务收入来有持续性和较少偶然性,且受政府干预较少,可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本文以样本公司年报中披露的数据为信息来源基础,以2007—2008年为考察期,计算样本公司的研发费用占制造业务收入比例,将公司按中西药分类,其次在市场上或年报中得到公司销售模式,同时探寻股权结构,使用SPSS寻找各因素与制造业务收入从2006至2009年的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提高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绩效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