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振泵浦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6h】

共振泵浦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共振泵浦技术介绍

1.2 掺钕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与现状

1.3 光纤激光器的特点与应用

1.4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掺钕光纤能级特性与共振泵浦技术

2.1 掺钕光纤的能级结构与共振泵浦技术

2.2 掺钕光纤激光器系统与掺镱光纤激光器系统的比较

第三章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1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2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泵浦耦合方式

3.3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类型

第四章 掺钕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数值模拟

4.1 光纤激光器系统的速率方程

4.2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数值模拟

第五章 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5.1 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的实验准备

5.2 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红外1.06微米波段激光是最早被研究的激光波长之一,该波长在激光测距、医学科学研究、光谱研究、生命科学研究、激光加工、天文学研究以及国防军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共振泵浦(包括直接泵浦和热助推泵浦)掺钕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具有输出功率高、光束质量好、散热性良好以及结构紧凑等优势,是优良的1.06微米激光光源。
  本论文分析并实验研究了880nm直接泵浦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和888nm热助推泵浦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在1.06微米处的输出特性,并与808nm传统泵浦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比较,显示了共振泵浦技术的优越性。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归纳如下:
  1.分析双包层光纤的结构,理论说明了内包层形状对泵浦光吸收效率的影响以及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各种泵浦耦合技术并比较彼此的优势;介绍了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实用腔型。
  2.分析掺钕光纤能级结构,由四能级速率方程推导出传统泵浦掺钕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和共振泵浦掺钕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中腔参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确定了实验用光纤长度并计算了掺钕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中的热量情况。
  3.实验研究了880nm直接泵浦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在最大耦合功率为13.85W的情况下,光纤吸收功率为7.85W,对应4.61W的1.06μm激光输出,相对吸收泵浦功率的阈值和整体斜率效率分别为73mW和60.19%,优于传统泵浦方式的80mW阈值功率和52.96%斜率效率。
  4.实验研究了888nm热助推泵浦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在最大耦合功率为11.28W的情况下,光纤吸收功率为5.1W,对应3W的1.06μm激光输出,相对吸收泵浦功率的阈值和整体斜率效率分别为70mW和60.93%,优于传统泵浦方式和直接泵浦方式。
  5.实验对该光纤激光器系统的偏振特性进行了测量,三种泵浦方式下的偏振度分别为0.818,0.796和0.812,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好的保偏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