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线电测向方法研究及监测站站址规划
【6h】

无线电测向方法研究及监测站站址规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无线电测向的背景及意义

1.2无线电测向及测向系统

1.3测向误差分析的意义

1.4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无线电测向体制

2.1测向系统概述

2.2无线电测向体制

2.3小结

第三章 无线电通信测向误差分析

3.1无线电通信测向的主要性能指标

3.2测向误差分析

3.3小结

第四章 两种先进的测向体制

4.1有代表性的监测环境

4.2相关干涉仪测向技术基础

4.3双通道相关干涉仪测向法

4.4到达时间差测向体制

4.5实验测试

4.6小结

第五章 固定监测站规划

5.1不同地貌特征下无线电信号的衰耗

5.2无线电监测固定站选址的一般原则

5.3合理选择安装地点

5.4 VHF/UHF无线电监测网建设项目规划

5.5设备安放

5.6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5.7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近年来无线电事业的迅猛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无线电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载体和国家资源,其合理利用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保证紧缺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全国的无线电管理部门在合理分配频谱资源的同时,还需要采用技术手段监测、定位非法使用的无线电信号发射源,及时排除非法信号源,净化频谱资源。如何利用已有的测向设备,结合当地无线电管理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向设备以及监测外站的站址,尽可能避免外界环境对无线电监测、测向带来的影响,取得更好地测向效果,是无线电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本文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几种测向体制和测向误差,简要分析了每种测向体制的特点及测向误差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减小测向误差的解决方案。之后结合天津市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需要,重点介绍了天津市无线电管理部门选择的双通道相关干涉仪和到达时间差测向体制,通过实验数据,基本掌握了TDOA测向体制在天津市工作的误差。本论文最后部分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监测站站址,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将监测效能发挥到最大,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硬件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