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千树塔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活动规律研究
【6h】

千树塔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活动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千树塔煤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2.1 11305综放工作面概况

2.2 11305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

2.3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埋深效应

2.4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基岩厚度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

3.1 相似模拟实验模型的建立

3.2 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埋深效应

3.3 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采厚效应

3.4 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基岩厚度效应

3.5 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基采比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4.2 综放工作面覆岩塑性区及应力分布的埋深效应

4.3 综放工作面覆岩塑性区及应力分布的采厚效应

4.4 综放工作面覆岩塑性区及应力分布的基岩厚度效应

4.5 综放工作面覆岩塑性区及应力分布的基采比效应

4.6 本章小结

5 综放采场覆岩力学结构的理论研究

5.1 千树塔煤矿综放采场覆岩力学模型

5.2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关系

5.3 综放支架工作阻力下限值的确定

5.4 综放支架工作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工程应用

6.1 千树塔11305综放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6.2 ZF16000/24/45型综放支架适应性分析

6.3 不同基采比情况下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6.4 “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的实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针对榆林、鄂尔多斯地区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特殊的地质条件:煤层埋深普遍小于250m,煤层厚度7~15m,基岩薄、松散层厚的特点,以千树塔煤矿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相似模拟、数值模拟、数理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研究并得出了千树塔煤矿在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的覆岩结构特征、活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此研究了不同覆岩结构条件下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的下限值,主要结论有:
  ⑴煤层开采厚度、基岩层厚度、松散层厚度、埋藏深度是影响千树塔煤矿综放开采覆岩活动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基岩厚度与开采厚度的比值,即基采比。
  ⑵基采比的变化导致了覆岩形成不同结构形式:当基采比≥13.33时,为“铰接岩梁”结构;
  当8.89≤基采比<13.33时,为“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
  当6.67≤基采比<8.89时,为“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拱”结构;当基采比<6.67时,为“大组合悬臂梁”结构。
  ⑶“铰接岩梁”、“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拱”、“大组合悬臂梁”覆岩结构对应的支架工作阻力下限值解析计算式分别依次为:此处公式省略...
  当覆岩中存在“铰接岩梁”时,综放支架工作阻力与松散层厚度、松散层垮落角无关;当覆岩中不存在“铰接岩梁”时,综放支架工作阻力随松散层厚度及其垮落角的增加线性增大。
  ⑷千树塔煤矿11305综放工作面对覆岩控制最为不利的结构是“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拱”结构,此时支架应具备的工作阻力下限值为14921.09kN。现场实测平均循环末阻力为10840kN,最大循环末阻力为16536kN,现有ZF16000/24/45型综放支架能满足11305综放工作面支护要求,适应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