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用钛表面抗菌涂层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6h】

医用钛表面抗菌涂层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医用材料

1.3 钛及钛合金在医用材料的应用

1.4 钛及钛合金的抗菌涂层

1.5本课题研究背景和内容

第二章 复合纳米Ag的TiO2涂层的制备及抗菌性研究

2.1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2.3 实验过程和实验表征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钛表面接枝ε-聚赖氨酸(ε-PL)涂层的制备、表征和抗菌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3.3 实验过程和实验表征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医用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硬组织的修复。但是,金属材料一般为生物惰性,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可改善表面生物活性,并赋予其一定的功能,如抗菌性等。本文以医用纯钛为基底,采用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期提高植入材料的抗菌能力。
  首先,通过阳极氧化法在Ti基底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通过热处理,使Ti表面上的TiO2纳米结构由无定型转变为锐钛矿,并保持纳米管的阵列完整。然后通过多元醇化学方法在锐钛矿型的TiO2纳米管表面沉积纳米Ag颗粒,在其上面沉积纳米Ag颗粒;并研究了AgNO3浓度对纳米Ag沉积后表面形貌的影响,当AgNO3浓度为7 mM时,大小均一的Ag颗粒均匀地地分布在纳米管的管口和管壁,Ag颗粒的粒径约为15 nm。Ag-TiO2纳米管试样在PBS溶液中Ag的释放曲线呈现前期大量的释放,在3周之后释放速度趋于缓慢,最终的稳定浓度为0.2 ppm。由植入体感染的机制可知,这种释放曲线有利于抑制感染的发生。细菌粘附和抗菌实验表明,Ag-TiO2纳米管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式阳性)的抑制作用都是最明显的,这主要是由于材料所释放的Ag的杀菌作用。相对于黑暗条件,在紫外照射下的Ag-TiO2纳米管的抑菌作用有所提升,这主要归结于TiO2的光催化反应,进而生成了具有杀菌作用的自由基。
  另一方面,本文通过碱处理方法在 Ti表面引入羟基(-OH)和多孔结构,然后接枝ε-聚赖氨酸(ε-PL)。缓冲液中ε-聚赖氨酸(ε-PL)浓度影响接枝后表面形貌,浓度为5 mg/ml时所制备涂层最好。Ti-ε-PL试样的抗细菌粘附能力最强,可能是亲水性和ε-PL共同作用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