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统举要,纲维秩序——明辽东镇军事聚落分布及防御变迁研究
【6h】

分统举要,纲维秩序——明辽东镇军事聚落分布及防御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之初

1.1.1 概念误区

1.1.2 长城破坏

1.1.3 学界疑问

1.2 学术基础

1.2.1 长城防御体系的观点

1.2.2 西方地缘政治学启发

1.2.3 典籍基础及史料译读

1.2.4 明长城北边军事防御

1.2.5 长城军事防御聚落研究

1.2.6 明辽东镇的研究成果

1.2.7 长城保护调查大事记

1.3 选题创新

1.3.1 契机与迷茫

1.3.2 研究创新

1.4 研究方法

1.4.1 史料多维比较

1.4.2 综合学科视角

1.4.3 实地调研考察

1.5 体系框架

第二章 明辽东镇的地缘政治格局

2.1 地缘政治格局

2.1.1 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

2.1.2 明长城九边军镇体系

2.2 “辽东”溯源与明辽东镇界定

2.2.1 “辽东”地名之考溯

2.2.2 明辽东镇的地理范围

2.2.3 明辽东镇的地势特点

2.3 明辽东边疆的军事战略情势

2.3.1 辽东边疆的历史沿革

2.3.2 明辽东镇的战略地位

2.3.3 辽东边疆的对外防御

2.3.4 辽东内部的经略意向

2.4 小结

第三章 明辽东镇军政管理体系的配置

3.1 明代边疆军政制度要点

3.1.1 基本军事编制:都司卫所制度

3.1.2 上层体制演变:文盛武衰

3.2 辽东镇军政管理体系的层次建构

3.2.1 中央管理体制:五军都督府

3.2.2 地方军事机构:辽东都指挥使司

3.2.3 基础防御单位:卫所的建置

3.3 辽东镇军政管理系统的历史变迁

3.3.1 洪武年间(1371~1398):都司塞王大将镇守

3.3.2 永乐至嘉靖年间(1403-1566):总兵镇戍体制

3.3.3 宣德十年(1435)之后:巡抚监察经略

3.4 辽东镇军政管理的配置理论分析

3.4.1 军政从“分离”到“合一”

3.4.2 军政官员的设置

3.4.3 军政设施的分布

3.5 小结

第四章 明辽东军事聚落防御体系构建

4.1 广义体系构建

4.1.1 外与奴儿千都司共构

4.1.2 内与大宁都司相扶持

4.1.3 山东登辽海道之援助

4.1.4 辽蓟外镇和山海内险

4.2 镇内设防体系构成

4.2.1 指挥经略系统

4.2.2 屯兵守御系统

4.2.3 壕垣台堑体系

4.3 设防体系的策应系统

4.3.1 以长城为中心的策应系统

4.3.2 以军堡为中心的策应系统

4.3.3 以军情为中心的策应系统

4.4 小结

第五章 明辽东镇军事聚落的时空分布

5.1 历史修建过程和发展演变

5.1.1 历史演进阶段

5.1.2 建置时间统计

5.2 辽东镇军事聚落的空间地理分布

5.2.1 地理分布研究

5.2.2 空间分布规律

5.2.3 军事聚落配置层次

5.2.4 军事聚落建置级别

5.3 明辽东镇军事聚落历史变迁

5.3.1 研究依据

5.3.2 明辽东镇军事聚落的系统变迁

5.3.3 军堡个案变革:以庆云堡为例

5.4 小结

第六章 长城军事聚落空间的秩序性探析

6.1 长城军事聚落秩序带的概念

6.1.1 基本概念

6.1.2 长城军事聚落秩序带

6.2 辽东镇长城军事聚落秩序带

6.2.1 防御观念结构:动态开放和静止封闭

6.2.2 社会关系结构:核心边疆和劫掠意识

6.2.3 空间功能结构:屯堡中,bN边墙主体

6.2.4 自然地景结构:立体疆域到线性边界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辽东镇是明代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最东端,为九镇之始。作为“宁国首疆”、“京师左臂”的明代重要军镇,亦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之下华夏边缘的核心边疆,军事地位尤为重要。自洪武初期经营,辽东地区的军事防御系统和聚落建置就一直受到朝廷的重视,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具高度完整性的军事聚落及其防御体系。研究内容涵盖军事管理组织层面、军事聚落层级结构和各级聚落设施实体,在特定的地缘关系和军政制度背景之下发展的聚落层次多义性及其层次之下200余个城堡关驿的分布和历史变迁规律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厘清这一体系层次,考证聚落空间分布并标绘军堡空间今地分布图,揭示辽东镇军事聚落整体结构特征,是从综合学科角度对明代辽东军事聚落的全面研究。
  本文以明辽东镇这一时空之区划为界,以军事聚落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视角梳理空间分布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系统构筑其整体结构,分析其成因及变化的内在联系。首先,对明代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关系进行讨论,明晰辽东镇长城边疆内外的地理环境、军事情势;再通过对军政背景的整理,架构出辽东军事聚落的建置体系,进一步明确社会关系构成特点。
  研究通过共时性防御系统内空间分布和历时性历史变迁纵向比较的方法,从规划布局的角度对逻辑层次和空间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并进一步对明辽东军事聚落系统的历史变迁机制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提炼;最后,着重因借“长城军事聚落秩序带”的概念,分析其在辽东镇不同聚落层面的秩序性特点,从而揭示影响辽东镇军事聚落秩序的诸多物质或非物质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